文 / 林恒立
新制勞基法一例一休,自10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引發來自資方全面的反彈,對於醫療行業也是如此,因為原本已經出現的醫護人員人力吃緊的醫院出現搶人大戰,診所的醫師頭更大,徵人啟事乏人問津,有些醫院只好訴諸「高薪」。
各業的成本上升5-7%
台灣醫療產業工會在去年開始就一再強調,台灣醫療產業由於工作環境的血汗,所以表面上超時工作的醫護人員可以提供病患服務,但是一旦出現勞動條件的改善,人力資源馬上吃緊!除了人力需求增加之外,「一例一休」的改變,也連帶影響各業的成本上升5-7%,醫療行業也不例外。
醫院、西基總額預算協定成長率中的「醫療成本指數改變率」也包含此因素。還有與薪資掛鉤的相關成本:包括勞保、健保、勞退、就業保險及加班費,這些也是連帶提高成本,針對各界的疑慮和新制勞基法的缺點,行政院長賴清德提出修法,立法院在1月10日通過,3月1日實施,其中勞基法第34條輪班制的規範,再度引起大家的關注。
因為診所時段會出現無法有11小時休息時間,對於基層診所的固定排班是否屬於輪班制,邱泰源委員特別召開公聽會,與會的勞動部長官回應,「小診所常見看早、晚診的兩頭班是否受到規範,勞動部解釋,兩頭班不受到輪班制的規範。並解釋,輪班制是指事業單位之工作型態定有數個班別,由勞工分組輪替完成各班別之工作,譬如說大醫院護理師的兩班或三班制,就應用勞基法第34條輪班制的規範。」
台灣產業勞動條件的改善,是深化民主的關鍵,政治民主之後,大家要求的就是社會公平正義,其中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一定要透過勞動條件、租稅制度的改善,否則社會不穩定也會危害政治、經濟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