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會員將達四千人 迎向求變新時代
會務報導-天時 地利 人和 臺中市醫師公會 新購七樓會議室 慢工出細活
化解潛在醫糾 醫師不再孤軍奮戰
雲端醫療影像互享 健保署啟用平台
避開雷區快樂執業
勞基法最新修訂 醫療院所共遵守
診所兩頭班 不受輪班制規範
羅倫檭 走出北山 勤耕醫界一片田
智能˙精準˙再生 醫療變身ING
智能領航 中榮打造智慧醫院
發展智能系統 員基醫院新體驗
精準醫學 邁入健康4.0新時代
變形中的手術房 未來手術房 類似電影特效
再生醫療 捲起國際新風潮
推展長照2.0 臺中榮總日照中心 老幼共托共學
宅醫療 觸動人心 走出診間 遇見行醫初衷
另類數學 定義錯綜複雜
死生大事 即時服務 本會熱心公益醫療院所接受表揚
流感、快篩、克流感 診所面對疫情 有功無賞甚至倒貼
臺中醫林 青春演義 筆墨由文青
候診室 化身音樂廳
《莊子兵法》勝出大劇場 黑色喜劇 揭露人性中的幽微與掙扎
臺中市醫師音樂協會 爵士樂團 站上國際舞臺
期待 桌球女力一起來 臺中市醫師公會107年度桌球錦標賽成績揭曉
 
宅醫療 觸動人心
走出診間 遇見行醫初衷

文/林煥洲 臺中市診所協會理事長
 
少子、高齡、獨居的社會型態,慢性病照顧的居家醫療將逐漸成為醫療常態。走進患者家庭提供及時醫療診視,病人的回饋是及時和擴散性的,其周遭鄰居或親友會因你的愛心誠意不吝稱讚,走出診間遇見行醫初衷。
 
臺中市診所協會  成立十二群醫療群
 
「健保實施20年後,由於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影響,醫療費用支出節節升高,終於2016年2月衛福部健保署推出「居家醫療整合計畫」由醫護人員組成居家整合照護團隊,主動走入高齡或是行動不便的患者家中提供完整且持續的醫療照顧,以減少急診及住院患者的住院率。據健保署中區健保局方志琳組長估計中部四縣市有此需要之患者約有1萬1千人。
 
  居家醫療照顧整合計畫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及「安寧醫療」三階段,提供服務與照護轉介,個人從2017年在臺中市診所協會成立醫療群,由鄭煒達理事長及廖文鎮秘書長共同策劃下十二群醫療群,其中居家醫療也是評比重點工作項目。由於合作及轉診醫院為臺中榮總,有個案時會轉告合作診所逕赴行動不便的病患。
 
第一次接觸個案  不單是醫療問題
 
從2017年5月第一次接案時,心想單一診所的醫師,人力有限如何接案呢?懷著一顆嘗試及學習的心態接下榮總分配的個案。案例是二十多年車禍造成脊髓不完全損傷及失明全盲,長期導尿管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居家護理且有護理人員定期置換導尿管。
 
來到與個案第一次接觸,弟妹同住但顯得冷淡,經詢問他在榮總看診胸腔科、整型外科、泌尿科,所拿藥物約莫十餘種,打開櫥櫃竟看到令人詫異的畫面,竟是二十餘條香菸充斥在裡面,這樣的生活方式怎可能不會多重疾病呢?思索這樣的個案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源介入了,如里鄰長、社工、宗教慈善活動團體也都參與,不光是醫療問題,長照的介入也是不可或缺。
 
居家醫療  及時提供醫療診視
 
祖父在日據時代為豐原中醫師,在父親口述過往軼聞中曾述及祖父也曾經由病家懇邀至家中往診,在模糊印象中曾經看過阿公騎馬的照片,父親說那是爺爺騎馬到豐原的公老坪,也就是現在的豐原高爾夫球場,好帥的畫面,至今難忘。今古相比,我是騎著鐵馬到病人家「居家醫療」。
 
健保實施二十餘年,醫療費用隨著人口老化逐年增加,但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臺灣健保醫療品質並沒有與健保普及率成正比。臺灣比日本、南韓的排名都低,在同樣經濟階段的國家中排名第45名,歸納原因,臺灣的健保給付重「量」不重「質」,導致急性醫療照顧效果佳,但慢性照顧不足。居家醫療的價值在於提供及時的醫療診視,經驗中診視二位跌倒患者發現髖關節骨折經立即連絡及轉診至合作醫院,病人即能得到及時的住院開刀治療,這是個人行醫記憶難忘的經驗。
 
多醫師診所  較有餘力跨區服務
 
身為西屯區健康福星醫療群的召集人,要身先士卒,登記為居家醫療群及提供預防失智及延緩失能的復健科診所,個人經驗是先從自身診所的患者開始,由於診所的患者一大部分為老年人,在診所也宣導如有需要我們也提供這樣的居家醫療服務。臺中市診所協會長照及居家醫療主委李彥明醫師與公會理事林恒立醫師長期經營居家醫療這個範疇,承他們指導,受益良多。歸納原因,他們的診所為多人診所,有三位醫師可以讓診所正常運作,行有餘力,分身作功德遠赴除南區外的病患家服務,據我所知,足跡遍及南屯、西屯及北區和北屯區。
 
居家醫療在這二年來已從過去繁瑣的過程簡化到病患家中看診不用帶刷卡機,用異常代碼及請合作的電腦廠商連線VPN系統登入及可順利登入,每次診察費也有一千五百五十三點。
居家醫療在高齡及少子化時代已是未來臺灣醫療型態的經常模式,跨入「宅醫療」的模式,你會更深一層體會觸動人心的感受醫病關係的提昇。
 
單人診所
 
鄰近社區服務經驗分享
身為單人診所,我只能從我自有的患者中提供此項溫馨及時的醫療服務,鼓勵診所醫師走出另一種醫療服務型態,幾點經驗分享大家。
1.確認病患是否獨居,如是,一定要知會家屬或鄰里長及社工人員否配合同看診。
2.單人診所在鄰近區域提供此項服服務,最好是原有患者,一者醫病關係已建立、二者有任何狀況,配合度也高。
3.病人的回饋是及時及擴散性的,周遭鄰居或親友會因你的愛心誠意不吝稱讚,行醫初衷可找回,擺脫過去在醫院與患者短暫及交易式看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