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醫政保健委員會111年度工作報告 |
A.【醫院組】
一、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轉知衛生福利部111年1月26日公告發布「111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及其分配方式」,摘錄部分公告內容如下:
◎西醫基層醫療給付費用總額約154,644.1百萬元,較其110年度核定總額成長2.744%,其中一般服務成長率為1.831%,專款項目全年經費為7,930.1百萬元,門診透析服務成長率為4.689%。
◎醫院醫療給付費用總額約559,129.2百萬元,較其110年度核定總额成長3504%,其中一般服務成長率為3.049%,專款項目全年經費為34,538.7百萬元,門診透析服務成長率為2.015%。
二、8月28日本會與台灣醫事法律學會、中國醫藥發展基金會、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台中律師公會假中國醫藥大學史丹佛會議室共同主辦「第二屆臺灣醫法論壇實務」,會中就「醫療爭議處理法制」、「再生醫療與基改細胞療法趨勢」等議題討論,參加人員合計約60名。
三、9月6日本會陳文侯理事長出席參加彰化縣衛生局召開111年度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中區醫療區域聯繫會議,會中推選112年度「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中區」之責任衛生局案,決議:由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接任。
四、12月18日假臺中榮民總醫院舉辦第十屆臺中醫法論壇,法務部蔡清祥部長、邱泰源立委、曾梓展局長、陳適安院長…等皆蒞臨致詞,第一場次:醫療調解、諮詢、鑑定制度十年試辦之成效,由台中地院陳學德庭長主講,陳文侯理事長擔任與談人。
五、12月19日本會陳文侯理事長、張繼森副理事長出席參加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考察「臺中重症醫療布建及醫療創新、智慧醫院前瞻展望」,立法院張育美召集委員、邱泰源委員、莊競程委員、何欣純委員…等及衛福部石崇良常務次長、張鈺旋參事…等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蔡淑鈴副署長等及健保署中區業務組李純復組長、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曾梓展局長等人實地參訪臺中榮民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座談會針對各簡報業務內容意見交流與回應。
六、全聯會建議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保健康存摺」資料,不宜呈現確診者居家照護費用案,該署函復重點略以:為協助民眾瞭解就醫所花費之預算來源,及避免民眾誤解為健保支出,健康存摺將改以「特別預算」顯示旨揭費用。本會將再行文健保署,建議在健康存摺「特別預算」欄位補充說明,如「特別預算」後面加括號非健保,讓民眾較能了解。
七、全聯會建議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保健康存摺」資料,針對確診者居家照護費用案提供補充說明,業獲該署採納,上揭函復重點略以:為避免民眾誤解為健保支出,健保署同意於「特別預算」後再註明「非健保支出」,協助民眾瞭解其確診居家照護費用非健保經費支應。
八、近來衛生福利部薛部長瑞元與醫界代表於六分區召開座談會,全聯會彙集各區代表之意見,提出醫界建言,其中多項議題涉及醫界重大權益,尤其近來指揮中心於醫療應變組會議中表示,確診個案居家照護費用將作大幅調降,為維護疫情期間民眾醫療照護品質及因應下一波BA.5之疫情威脅,建議現階段確診個案居家照護費用不宜調降,並請公會和當地立委多溝通說明,表達醫界的心聲。茲就8月26日函文附件內容如下:
今年四月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大爆發,為保全醫療量能,全國醫療院所不分醫院診所,在疫情指揮中心要求下,全面配合各項防疫政策,基層診所除原有的醫療服務外,義不容辭承擔六大防疫任務:包括確診個案居家照護、快篩陽性視訊判定工作、確診者遠距診療及開藥、新冠疫苗持續接種、推動診所PCR採檢作業、支持醫院社區篩檢站的人力等。為因應下一波新冠變異株疫情,維護國民生命健康,建請 部長於各項防疫政策上之執行,支持並鼓勵醫界,讓未來台灣防疫做得更完善,提升全國民眾幸福感,謹提出數項建言,懇請 部長予以支持。
(一)今年度防疫獎勵金電費相關費用補助應擴大編列預算支持
-
111年「防疫獎勵金」費用目前尚未編列預算,建議衛福部協助積極爭取。
-
「未八補八」費用目前尚未編列預算,建議衛福部協助積極爭取。
-
電費占醫療院所經營成本比例高,今年醫療院所未被列入不調漲之對象,請衛福部協助編列經費補助。
(二)協助爭取稅務減免
-
執行業務所得成本%數,希望從去年117.5%提高到125%。
-
C5案件的COVID-19、公費流感疫苗,希比照去(110)年免稅處理。
-
醫院的醫護人員,稅務建議增加「防疫特別扣除額」。
(三)在本土疫情可能下一波BA.5威脅下,現階段確診個案居家照護費用不宜調降
-
日前指揮中心於醫療應變組會議中表示,確診個案居家照護費用將作大幅調降。然綜觀此次疫情當中,將近九成確診個案由基層診所進行居家照護,在本土疫情嚴峻之下,台灣醫療量仍能正常運作、民眾如常生活,在人心以及經濟方面得以穩定,均有賴於強大的基層醫療的貢獻。
-
因應新冠變異株來襲,本土疫情將迎接下一波高峰,在疫情尚未完全穩定之下,如貿然調降確診個案居家照護費用將大大打擊第一線醫護人員之士氣,建議現階段不宜調降。
-
西醫基層對於防疫貢獻重大,不宜因整體醫療費用增加而僅調降西醫基層費用額度,如需減少預算應一視同仁。
(四)醫療衛生相關法案之擬定及立法,建議事前多與全聯會協商
近日立法院通過兩項重要法案,如「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及「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法案得以順利通過,均係因為福部事前與本會協商條文。建議衛福部未來可比照此兩次成功立法協商經驗,包括如法規命令公告前可先與本會商討,本會將給予最大協助與支持。
(五)醫界支持友善無障礙診所,但不應以行政命令的設置標準強制診所執行,應以輔導、獎勵、鼓勵的性質,讓基層診所能有所遵循,往良善的角度做改變。
(六)關於112年基層總額成長率
-
近幾年,西醫基層總額成長率偏低,110年僅有3.552%(倒數第二),111年(2.744%)更是四個總額最低。
-
111年疫情衝擊下,為分級分流,全國診所成為六合一防疫據點。基層診所除了原本每日原有的社區急慢性疾病醫療服務診治外,義不容辭再承擔了六大防疫任務:輕症視訊居家全人照顧計畫、快篩陽性視訊判定工作、確診者遠距診療及開藥、新冠疫苗持續接種、推動診所PCR採檢作業、支持醫院社區篩檢站人力。
-
綜觀基層診所對新冠肺炎防疫的貢獻及付出,有助於安定民心,對於醫院量能保存亦有極大貢獻。
-
為鞏固分級醫療,民眾得到可近性高又優質的醫療服務,懇請 部長重視112年基層總額,應給於合理的成長率,維護民眾就醫權益,兼顧台灣防疫醫療的基石。
B.【基層組】
一、3月2日召開2022年第1次醫政保健委員會(基層組),會中討論議案及結論如下:
議題一:有關提高西醫基層院所第一段門診量內之門診診察費,從358點調至400點,研議初步共識案。
(1)隨著物價攀升,2022年元旦起基本工資調高,軍公教亦全面調薪4%,健保特約診所,廣義來講也算是領政府薪資的公務人員,所以也應該編列總額以外之預算調高醫事人員的薪資-診察費。
(2)近期衛福部、健保署進行「部分負擔調整方案」,現行狀況下調高診察費,今年總額協商的難度頗高,但還是要努力尋求各界的支持與認同。
(3)提高西醫基層院所第一段門診量內之門診診察費,從358點調至400點,同時調高診療費、手術費⋯等,請全聯會執行會提供相關數據,試算會增加多少費用?提高第一段診察費是對各科別而言是最公平可行,但相對的會壓縮到第二段、甚至最後一段,其影響又如何?也應一併考量。
結 論:將委員所提意見彙整並參酌相關資料製作說帖後尋求各界的認同與支持。
議題二:特殊情況下導致基層總額點值超過1.00以上,超過的部分,用來挹注受影響之艱困診所(不限科別),研議可行性及施行辦法。
彙整與會人員意見:
(1)109年3月起各專科醫師申報第一階段門診診察費得按表定點數加成,內科、外科、婦產科加成13%,其他科別加成10%、9%不等,然110年耳鼻喉科、兒科、復健科門診量驟降(衰退科)。每一「特殊情況」下相對應受影響的「衰退科」會不同,應建立一個公平可行的補償機制。
(2)歷年西醫基層總額均自一般服務費用移撥部分經費即「風險調整基金」(108年5億、109年6億、110年6億)。在符合條件下啟動風險平衡基金撥補「總額點值」落後「地區或特定分區」,但並沒有「分科」風險基金。
點值大於1.00時,超過的部分分配給其他衰退科,此方式無法源依據,要達到各科皆同意之共識,更有其難度。
建議延續未8補8方式且由政府編列防疫紓困基金特別預算補貼衰退科或適度啟用健保總額風險管理基金,來填補因COVID-19疫情影響(衰退科)病患急速驟減診所之財務缺口。
(3)爭取基層診所門診診察費「夜間加成」、「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之診察費加計30%。增加醫療可近性及提昇服務品質,經費來源由政府額外編列預算支應。
註:地區醫院夜間(6:00-10:00)門診診察費加計10%。
週六門診診察費加計100點。
週日及國定假日門診診察費加計150點。
週六日及國定假日門診排除藥品、特材、診察費以外之診療費用加成30%。
(4)建議疫情期間申報上呼吸道疾病診斷碼,診察費依各級防疫警戒分級加成計算並由政府編列預算支應。
(5)請全聯會執行會一併提供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高雄等縣市公會申報分析資料並與耳鼻喉科、兒科、復健科醫學會共同協力爭取。
結 論:併第一案,彙整各委員意見製作成說帖,採多方管道與各專科學會及縣市公會達成共識,尋求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委員及召委支持及衛福部、健保署的認同與執行。
二、3月11日陳正和監事長、羅倫檭顧問、蔡景星常務理事等12名出席參加西醫基層醫療服務審查執行會中區分會111年第1次委員會議,會中討論:
提案一 提案單位:中區分會
案由:有關審查醫藥專家皆無出席審查相關會議之處理方式,提請討論。
決議:
(一)神經內科審查醫師1名,110年度均未參加科內共識會議,無法適當執行審查業務,依據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西醫基層醫療服務審查醫藥專家遴聘與管理要點」,並經中區分會111年2月25日第1次審查組會議及本次委員會議討論決議予以解聘
(二)現場委員全數通過。
提案二 提案單位:蔡梓鑫審查組長
案由:修改與檢討CIS指標內容,提請討論。
決議:本案保留,退回審查組再討論。
提案三 提案單位:葉元宏委員
案由:建議修改復健科委員任用資格認定,由現在3次抽審結果改成6次抽審結果,平均不大於5%或不超過P75。
決議:
(一)建議科委員遴選資格之平均樣本核減率由前年度不高於5%,改為採計前3年度。
(二)提案111年第1次中區共管會議討論。
提案四 提案單位:中區分會
案由:有關中區分會各項會議出席費、交通費、審查費,提請討論。
決議:
(一)中區111年支付標準如下:
(1)委員會議出席費及交通費
1.出席費:1000元/次
2.交通費以各診所為出發地,往返中區業務組公里數(四捨五入):20公里以下300元;21-50公里400元;51公里以上500元。
(2)學者專家出席費及交通費
1.出席費:1000元/次
2.交通費:20公里以下100元;21-50公里200元;51公里以上300元。
(3)視訊會議出席費:500元/次。
(4)審查費:111年六區統一調整為800/小時。
(5)實地審查費:
1.出席費:1000元/次
2.交通費:20公里以下100元;21-50公里200元;51公里以上300元。
(二)自下次會議起採用調整後支付標準。
提案五 提案單位:藍毅生主任委員
案由:建議取消中區分會郵寄紙本會議通知,改以電子郵件及LINE等方式發佈訊息,提請討論。
決議:照案通過。
三、3月18日本會王博正副理事長、陳正和監事長等10名出席參加中區西醫基層總額共管會111年第1次會議,會中討論:
提案一 提案單位:中區業務組
案由:申報復健醫令費用務必填報醫令執行人員ID,取代復健月報表並確保復健治療品質,提請討論。
決議:自111年5月費用起,由語言治療醫令先行試辦,執行復健之診所每月仍須檢附復健月報表。
提案二 提案單位:中區業務組
案由:診所執行皮膚科液態氮冷凍治療(51017C,600點)時請拍照留存,並於送審時檢附照片,提請討論。
決議:本提案保留,俟與皮膚科分科委員會討論後再議。
提案三 提案單位:中區分會
案由:建議科委員遴選資格之平均樣本核減率規定由前年度不高於5%,改為採計前3年度,提請討論。
決議:本提案由中區分會撤回再議。
四、9月7日陳文侯理事長、王博正副理事長出席參加西醫基層醫療服務審查執行會中區分會111年第二次審查專家諮詢會議,會中就「全民健康保險鼓勵醫事服務機構即時查詢病患就醫方案」即時上傳檢驗(查)相關議題討論、主委建議針對爭議審議本期撤銷率(72%)過高的項目及原因等問題,請該科審召科召務必開會討論了解。
五、9月14日召開2022年第2次醫政保健委員會(基層組),會中討論議案及結論如下:
議題一:因健保署對於基層醫療診所將來要求務必上傳檢驗和影像資料,否則健保將不予以給付之方案,請討論因應之措施。
結 論:(1)上傳作業系統欄位太多且不同電腦資訊系統技術性及相容性問題無法克服,建請應由健保署提供上傳上揭相關影像及數據並簡化系統欄位,協助基層診所解決影像上傳等問題。目前獎勵費用等措施並無法支付電腦系統所延伸出來的費用,希望電腦系統順利解決之後再行推動「有申報應上傳」政策。
(2)民眾於院所各檢驗檢查結果、醫療影像及報告,所有資料都上傳醫療雲端,基於個資法及病人隱私權,是否更容易衍生不必要的醫療糾紛,這都是必需考量的。
(3)建議以獎勵代替懲罰,院所傳送上揭資料應給予院所上傳獎勵費,如點數加計20-30%及相對應增加之網路頻寬費應持續補助。
(4)「全民健康保險鼓勵醫事服務機構即時查詢病患就醫資訊方案」內獎勵上傳之檢驗(查)/影像項目,醫療院所有申報未上傳案件比率太高,健保署無法從院所申報資料了解實際情形,為防止虛報浮報情,要求診所將所有診療相關資料(含檢驗數據、影像及檢查報告)上傳。
議題二:有關「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全聯會就部分修正條文內容擬將第三十七條第一項第六款規定移列至第三十九條第五款及第四十條第一項第四款,「容留未具醫事人員…」請各公會多方表達反對修正之意見。
結 論:本會對於醫療機構(會員)容留未具醫事資格人員執行相關業務,因涉及醫學倫理與法律問題,本案不予討論。
六、9月16日王博正副理事長、陳正和監事長等10名出席參加中區西醫基層總額共管會111年第3次會議,會中無討論議題、就修正門診申報格式將執行關節內注射劑之診療部位列為必填項目、虛擬健保卡整合視訊門診憑證管理程式、西醫基層總額點值111年第1季結算及第2季預估報告。
七、12月9日本會陳文侯理事長、王博正副理事長、羅倫檭顧問等15位出席參加西醫基層醫療服務審查執行會中區分會111年第3次審查專家諮詢會議,會中討論:
提案一 提案單位:中區分會
案由:有關中區分會112年委員及審查醫藥專家推薦名單確認,提請討論。
決議:照案通過。
提案二 提案單位:中區分會
案由:有關審查醫藥專家解聘及回聘機制,提請討論。
決議:照案通過,回聘機制細項擬由112年委員會訂定。
提案三 提案單位:中區分會
案由:成立「總額擬定及分區總額分配研究小組」,提請討論。
決議:照案通過,小組運作細節待112年委員會再討論。
八、12月16日王博正副理事長、陳正和監事長出席參加中區西醫基層總額共管會111年第4次會議,會中討論:
提案一 提案單位:中區業務組
案由:配合政策調整中區「西醫基層總額審查指標與抽樣原則」,本次擬新增2項必審指標並刪除2項一般指標,全案自112年1月份費用起實施,提請討論。
決議:(1)照案通過,惟新增必審指標「檢驗(查)結果上傳率」自112年4月費用起實施,其餘自112年1月費用起實施。
(2)自112年2月產製必審指標「檢驗(查)結果上傳率」輔導名單予中區分會協助輔導。
(3)未來各項管理之院所名單先行予中區分會轉請四大公會協助輔導。
九、12月19日召開2022年第3次醫政保健委員會議(基層組),會中討論:
議題一:有關「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相關醫療照護費用」申報案件之核扣及申復作業。
結 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同意從寬認定本(111)年4至6月份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案件醫令自動化(REA)審查作業之核扣結果,調整部分檢核邏輯辦理補付,及規劃協助轉一般健保案件申報等機制。如診所確實有提供醫療服務不管是重複收案、開立藥物限制、就醫日期等因素被核扣,還是高風險個案報成一般個案的救濟措施,都據實填寫並附上具體數據資料,於期限內向健保署提出申復。
議題二:即時查詢方案之提升院所智慧化資訊獎勵。
結 論:有關健保署推動就醫識別碼與健保卡資料上傳格式2.0作業,民眾每次就醫時會產生一組20碼之代碼(即就醫識別碼),未來可串接處方、檢驗(查)、影像、療程等各項就醫資訊,提升就醫資料之即時性及正確性,並避免處方箋重複調劑。中區業務組已請公會輔導基層診所於今(111)年年底前完成預檢作業並上傳成功,方有獎勵點數。
議題三:鼓勵基層診所加入醫療群。
結 論:鼓勵基層診所加入社區醫療群及政府各(試辦)計畫(如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關心社區及民眾健康,並推動家庭醫師制度,提供最適切之檢查及用藥,對診所收入有一定的挹注作用,建議請一個專案護理師共同協助各項行政作業。
另若民眾因疾病就醫,併行各項預防保健服務時其一般診療費用與預防保健費用應分列申報;若因病情需要作各項檢驗時,應向健保署申報醫療用,如果是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是由國健署之預防保健費用支付,所以申請此項計畫的個案,因為需要檢驗項目,不得再向健保署申報費用,提醒申報時注意。
再則民眾做完成人健檢後3個月內要回診所看報告,若未於期限內看報告,該案件就不能算完成,疫情期間建議應拉長至6個月。
議題四:加強醫政保健委員會群組功能。
結 論:有關是否會調高診察費及刻正積極推動虛擬健保卡就醫及委員提及之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等議題,本委員會將持續關注並加強醫政保健委員會群組功能,隨時將即時相關訊息於群組上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