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倩姿 編輯部
來了!終於來了!銀閃閃的臺灣。
就在今年,台灣人口的年齡中位數,將第一次突破四十歲。
就在今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數達311萬,將首度超越小孩數,再過二年老年人口達到平均人口的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
十年後 長期照護需求將暴增
人口老化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現象,歐美國家早己是銀髮閃閃,但是,臺灣從「高齡化社會」到「超高齡社會」速度超歐趕日,例如:從老年人口7% 到14%法國用 126 年,我國歷時 25 年便完成。這意味著,先進國家經驗並未能完全適用,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20%,不到十年時間我們即將成為超高齡國家,此時,失能與長期照護需求將一夕暴增,我們準備好了嗎?
2007年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推動「十年長照計畫」,主要在於建置基礎服務模式,由於經費與制度的不穩定,社區與居家的服務都未能有效推行。而過去十年政府持續推動「長照服務法」立法案,提出成立社會保險因應長照財源穩定需求,2015年長照服務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攸關長照財務制度設計的長照保險法還沒機會討論,政權己再度輪替。
現行法案 醫界能著墨似乎有限
為解決臺灣目前長照服務的困境,小英政府提出「長照十年2.0版」,財源以稅收制度,取代原有由政府、企業及民眾三方分擔的長照保險法規劃,原因在於考量民眾的財務負擔,在本期邱泰源教授文章有更詳細說明。
這個未來將面臨數百萬高齡者健康照顧的法案中,醫界角色在那裡?目前己通過的長照服務法案第三條和第八條,接受醫事照護之長照服務者,應經醫師出具意見書,以及第十條中放入預防失能加重的相關服務等是和醫界較有關係的部份。以目前通過的法案而言,似乎醫界能著墨者有限,然而借鏡他國制度,在日本,無論是意見書、各項評估、預防疾病及預防失能惡化..醫師都積極參與發揮重要角色;美國的老年醫學團隊從疾病治療、生活功能、未來規劃除全面化的照護外,甚至也要協助經濟資源規劃、預立醫囑;北歐與荷蘭、奧地利等國有清楚的家庭醫師制度,搭配不斷精進的醫療保險與長期照顧保險,近年來更是翻轉思維,推行更強的預防性長照,臺灣初老,但老化速度驚人,更需要一套適合自己所用的配套制度。
一條龍照護 垂直整合各服務體系
我國長照體系發展在民國69年才有機構和居家照護的法令,臺中市目前長照服務包括醫療照護、社會福利和退輔會三大體系,醫療體系照護資源優於其他縣市,根據臺中市衛生局統計,臺中市(含大臺中)護理之家每萬人供床數為全國的1.4倍,入住率80%。未來若能配合新政府的長照2.0版,連結醫院與基層醫療,垂直整合各類服務體系,共同打造服務一條龍式照護,將更能協助高齡者向老之路更健康、更安全,在這方面榮民醫療服務體系堪稱是國內先行者。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說:「讓老人不老,最重要的條件就是「零失能」」,提升持續照護的品質醫界責無旁貸!
盼望,在銀髮閃閃處,等著的是從容向老,而不是措手不及的慌張。
圖一 臺中市長期照顧機構資源概況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105.04
圖二 現行長照服務體系與服務模式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圖三 高齡醫學為主軸的榮醫療服務體系
資料來源:榮民總醫院網站
圖四:主要國家到達 65 歲以上人口比率之年次
資料來源:102年行政院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