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恒立 臺中市醫師公會理事
台灣人口老化快速,從高齡化社會到去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逾14%),經歷25年;但接下來從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逾20%)卻只需7年。到2025年台灣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是銀髮族!不只人口老化,再加上低生育率,雙重夾擊,屆時醫療照護能夠承受老人、重病及失能者的需求嗎?尤其是這些人連自己下床、邁出家門求醫都有困難,身邊又乏人協助,對許多人來說近在眼前的醫療資源,對他們來說卻是遠在天邊!
參與居家醫療院所 趕不上個案增加速度
有鑑於此健保署自2015年度開始試辦居家醫療整合計畫,16年2月起,健保配合長照2.0開辦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拿掉原本只有低收及中低收入戶合併行動不便、罕病等特定條件者,才能申請居家醫療的高門檻,現在只要居家家中、有醫療需要,且經評估失能情況符合巴氏量表60分以下者,即可獲得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安寧療護三階段的到宅服務。
健保署統計,居家醫療擴大辦理首年頭10個月,受惠人次僅7675,2017年已經爆增為3萬2741人次,2018年1到7月累計受惠人次已達4萬3654,是去年全年的1.3倍,更是前年的近5.69倍!反觀醫療院所參與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的反應,由於部分醫療院所仍心存觀望,總覺得居家醫療要耗費的人事、時間成本太可觀,故2016年全國僅272家醫療院所組成110個居家照護團隊,次年增為785家醫療院所、195個團隊,目前為1069醫療院所、212個團隊,即參與醫療院所數雖持續增加,卻趕不上個案增加的倍數與速度。 翻轉醫療思考模式 醫師到病家往診
居家醫療是門診、住院之外的醫療服務方式,醫療的目的是「恢復病人的健康從新回到社會扮演關鍵角色」,隨著台灣社會的老化,愈來愈多的人是「慢性病加上老化」,行動不便往返醫療機構相當不方便,「當病人走不出家門時,我們走進去。」醫療人員從被動看診,走出診間進入社區主動關懷,是未來趨勢,且伴隨人口老化,居家醫療的需求會越來越大,這項居家醫療照護計畫,除可提供穩定病患出院後持續醫療照護,減少不必要住院之情形,並落實在地老化、回歸社區生活。
我參與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已經是第四年,目前收案超過百位病患,往診次數更多,大多數是慢性病患,他們無法出門的原因各有不同,相同原因的是老、病或是經濟能力較弱。回想當初我之所以起心動念加入居家醫療服務計劃,除了一直有在運作的家庭醫師群背景外,更直接的原因是去年家父中風,以及90多歲的丈人二位老人家的照顧經歷,對於這些家庭而言,每次要帶患者到醫院求診,除了看護、外勞,家屬也免不了要請假,外加安排往返專車,不僅成本可觀,更是勞心勞力,讓我看到居家醫療的需求。 居家醫療預算 台灣僅略優於南韓
根據各種相關研究證實,若想縮短不健康老化的時間,小自個人居家醫療年均費用的提升,大至整個國家居家醫療預算占總醫療支出比例的逐年攀升,都是未來必然的趨勢。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最新資料,台灣平均每人每年居家醫療花費僅5.4美元,折合台幣僅168元,不僅在相關國家中僅略優於南韓,且一條曲線儼然已橫躺在地,並聞風不動多年。
相較之下,美、德、日等國不但每人每年居家醫療花費遠高於我國(美國260.9美元、折合台幣8105元,德國106.8美元、折合台幣3318元,日本80.3美元、折合台幣2495元),且曲線逐年攀升的趨勢相當明顯。在國家居家醫療占醫療總支出部分,OECD最新資料顯示,台灣比例為0.4%,略優於南韓與加拿大,但相較芬蘭的0.8%、日本的1.9%、德國的2.1%,以及美國的2.9%,則仍有一段距離。(資料來源:健保署) 醫療資源整合 創造醫病與健保三贏
隨著社會老化,愈來愈多的病人需要醫療照顧,但是我們的醫學教育訓練還是以門、急診、住院為臨床學習的主要對象,對於台灣人民「有健保沒醫療」的情況還是沒解決之道,包括「偏鄉交通不便或是市區行動不便人士」,醫療的照顧基本上與工業生產模式一樣,由於社會分工,所以專科化成為趨勢。但是醫療服務和汽車、電腦生產不一樣,還是需要「可近性」,尤其是老化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健保署推行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的終極目標,是希望透過醫療資源的整合與重分配,各地區醫院與診所的充分配合,創造醫病與健保三贏的局面。
為能吸引更多醫療院所的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藥師、護理人員、呼吸治療師、社工師、心理師等醫事人員,投入居家醫療團隊的行列,找回身為醫者的初衷,讓在地老化、老有所終不再只是空想,而是多數人皆觸手可及的人生風景。 但是,一個政策的長久推動不能只靠參與者愛心和發願來支持,在步入軌道和落實執行同時,政府亦應規劃提供更便利的協助,例如解決交通問題,整合需求平台,讓往診的醫師能一趟出門可以訪視更多位相鄰地區的家庭,或是在出院準備的病患有更好的連繫,讓社區照顧團隊接手等,落實長照、居家醫療的醫療體係資源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