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公會全聯會自104年6月,知悉中央健保署積極研議討論「全民健康保險區域醫療整合計畫」(以下簡稱區域醫療整合計畫)以來,歷經內部基層醫療委員會、醫院醫療委員會、專案小組、西醫基層醫療服務審查執行會及(常務)理事會等近10幾次會議,加上與健保署多次的當面溝通及公文往返,終於105年2月3日健保署蔡淑鈴副署長親自拜會全聯會時,在全聯會各分區基層代表紛紛表達憂心後,蔡副署長同意考量醫界還有太多的疑慮,於與醫界達成共識前,不會實施區域醫療整合計劃。請大家繼續一起思考、持續討論!
難於引導病人到基層就醫
很多醫師會員詢問,區域醫療整合計畫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尤其基層醫師因為多屬單人執業型態,對於類此涉及醫療院所層級間合作的計畫,又期待又怕受傷害。首先,以基層近年來醫療服務的趨勢來看,一般病患在基層就醫的比率約為68%~70%,但逐年有下降趨勢(如右圖一);接下來臺灣面臨老年化社會,慢性病人會更多,如何提升病人對基層院所的信心、提升競爭力,是基層醫療重要的課題。但是透過這個計畫能引導病人到基層就醫嗎?如果病人仍然是沒有設限的到處就醫,那基層院所承受得了相關財務風險嗎?
芝山團隊論人計酬虧損
為了解其中的衝擊影響,全聯會針對各種疑慮進行深入的探討。先從了解第一期論人計酬計畫中的「基層院所芝山團隊」為何虧損開始。依據健保署資料顯示,芝山團隊僅6家基層診所加入(缺少醫院);照護忠誠對象5976名,每年醫療費用約1.6億點;門診費用占率約21%-25%,因無醫院加入,故整體門住費用合計僅約15%-17%在團隊內。試辦三年來,團隊內門診次數及費用均為負成長,但團隊外費用均為正成長,以第1年成長30%最高。團隊外就醫之前五大院所,與芝山團隊仍有地緣關係。因此,由於人數太少,團隊過小,導致風險過高,出現虧損。
應先落實分級醫療及轉診制度
那麼新的區域醫療整合計畫,可以克服原論人計酬計畫的問題,達成整合區域醫療資源、提供民眾連續性照護的目的嗎?經全聯會相關會議討論認為,計畫內容缺乏宏觀願景:
扣減總額預算醫界情何以堪
醫界陷入相互爭奪健保費用
個人非常認同醫界前輩的看法,在現行「健保點值」一點不到一元的情形下,健保署應優先思考如何「填補」健保點值,而非以計劃方式來縮減醫療費用,甚至造成醫界陷入相互爭奪健保費用,恐將更不利於民眾醫療權益。
因此,全聯會蘇理事長清泉也在臺灣醫界公開說明,在健保署就計畫內容尚未與醫界達成共識前,籲請醫師會員不分層級,共同拒絕參加「目的不明確」、只為「省錢」的區域醫療整合計畫。
經過近10個月的努力,健保署同意取得醫界對該計畫的共識後才會實施,並允諾會繼續在健保會提案落實健保法第43條調整部分負擔。個人衷心期盼衛福部以國家整體規劃的角度,整合所屬各單位對於醫療發展之政策,針對各層級醫療院所間競量的關係,營造出互相合作的關係,促進落實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基層醫療也能深度思考提升未來競爭力的方向,提供民眾更完整且品質好的服務,並整合社區醫療保健資源,落實預防保健及衛生教育,促進民眾健康,以減少疾病與醫療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