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層面易受忽略的下背痛病因
下背痛的潛在病因有很多
治療後症狀若沒有改善
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文 / 張幸初 臺中榮民總醫院復健科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復健醫學科
下背痛原因
七成屬腰肌拉傷
避免誤判應多思考
復健科最常見的病症為下背痛。2001年美國華盛頓大學Deyo & Weinstein [1] 在N Engl J Med 發表文章,提出造成下背痛的多種原因,其中七成屬於腰肌拉傷或筋骨扭傷,無論打球或運動,在這方面受傷機率很高,此文獻被學界奉為圭臬。然而若去大醫院就診,所費不貲,加上三長兩短,頗不經濟,再加上這類病人只是拉傷或筋骨扭傷,通常在診所治療即可,因此相對的,雖為常見的疾病,在大醫院較為少見,反而其他傷疾比較常見,也較易受到忽略。Deyo & Weinstein 兩人所提出的七成拉傷扭傷,廣為醫學界所熟知,但也造成醫學中心的年輕醫師誤以為是定論,面對病人即以此為思考方向,若發生誤判,誠為遺憾。
講到下背痛,一定要將骶髂關節功能異常(sacroiliac joint dysfunction)包含在內,臨床經驗發現約二分之一比例,疼痛處並非位於腰部的中間,而在臀部,該部位即為骶髂(sacroiliac,SI)關節處。筆者經驗中常遇到很多病人曾接受過腰部的手術,若一旦再發生疼痛,醫生或病人就會誤認為原開刀處疼痛,其實並不然,詳細檢查後,會發現疼痛並不在原手術區或腰椎中線區,反而是位於屁股處,可能一邊,或者兩邊,此部位即為骶髂關節,其包含在下背痛的範疇,因此,在復健科碰到的骶髂關節疼痛者比腰部疼痛者還多。
骶髂關節炎(Sacroiliitis)
疼痛會移到鼠蹊部
與坐骨神經痛很相近
骶髂關節炎的英文字是由三個字根合併而成:sacro(sacrum骶骨/薦椎)+ ilii(ilium髂骨/腸骨)+ -itis(發炎)= sacroiliitis(ICD-9 7202;ICD-10 M461),骶髂關節炎,俗稱薦腸關節炎。有些電腦字幕呈現「胝」髂關節炎,乃因健保資料庫以往無法鍵出「骶」字,故以「胝」代替。
骶髂關節炎原因可分為物理性(mechanical)和非物理性(non-mechanical),筆者習慣稱前者為外科原因,後者為內科原因,前者不是發炎引起,而是先天結構異常,或外在力量(壓力、迫力)衝擊所引起,或簡單地因為不正常姿勢所造成。
骶髂關節的牽涉性疼痛(referred pain),會往下轉移到鼠蹊部,及大腿外側處,與常見坐骨神經痛的表現很相近,可能導致誤判,因此應先做神經學檢查,排除神經病變(neuropathy)、神經根病變(radiculopathy)診斷,待確診為牽涉性疼痛後,即與骶髂關節有密切關係。
檢查工具
MRI是一大利器
SPECT 加上 CT scan
更能定位出疼痛部位
物理性與非物理性之原因可藉助許多檢查來區分,一般X光片為基本的必須檢查,此外,依情況也會做一些進階的實驗室檢查,加上CT/MRI、或定量SI核醫閃爍造影術(Quantitative SI scintigraphy)。
核醫骨掃瞄檢查(Nuclear Scintigraphy)
在臨床方面核醫骨關節掃瞄有四種:全身骨掃瞄(whole body bone scan)、三相骨掃瞄(triple phase bone scan)、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single photon emitting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定量SI核醫閃爍造影術(quantitative SI scintigraphy)。尤其後者對骶髂關節的評估最重要,可計算 SI/S ratio。
SI/S ratio正常值小於1.3,大概1.1到1.3左右,有問題者該 ratio會慢慢變高,從1.5到2.0,臨床上高於 1.5 者,一定有問題,要進一步追蹤,然而1.4就要看情況,有些時候會有一些問題,慢慢變好或變壞。若骨掃描正常,加上SI/S ratio正常,即可排除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炎(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y);若針對骶髂關節炎診斷,骨掃描和SPECT相比,SPECT專一性高達90%,有時候我們會兩者一起觀察。
SPECT 加上 CT scan 更能進一步定位,找出疼痛部位,符合臨床上的定位工作(localization),身體許多地方都會產生疼痛的現象,利用SPECT,可以觀察椎體終板,甚至骨頭的疼痛問題。
風濕免疫等相關疾病引起的下背痛或骶髂關節炎
僵直性脊椎炎
引起的下背痛或骶髂關節炎
年輕男性最多
此類疾病屬內科原因,並非因結構性或機械性因素所造成,最重要的是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變(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y),包含四種到五種疾病,如psoriatic arthritis、Reiter’s syndrome、reactive arthriti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或IBD-related。此處強調兩個疾病,一個是僵直性脊椎炎,另一個是鏈球菌感染後反應性關節炎(post-streptococcal reactive arthritis,PSRA)。
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年輕男性最多,其關節活動度,有一定受限,脊椎會變形,有晨起僵硬現象,一般均涉及到骶髂關節,所以它經常從該關節開始發作,可能往上到胸頸椎,也可能往下到兩邊髖部/臀部,所以有些年輕人的兩邊髖關節都做過THR。其他臨床症狀尚有周邊關節炎(peripheral arthritis)、虹膜睫狀體炎(iridocyclitis)。有時候它必須跟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症候群等做鑑別診斷,筆者曾遇過某些前輩在面對下背痛病人時,第一步會先檢查HLA-B27,即可排除是不是AS。
若AS已僵硬甚久,則一旦頸椎受傷後,很容易產生四肢癱瘓(tetraplegia),根據統計,脊椎骨的受傷位置比較,頸椎骨折機率比一般的胸椎骨折或腰椎骨折來得高,且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的發生率統計,罹患AS者比沒有AS者,差異可達11倍之多,因此常常需要注意到患者有沒有跌倒的狀況,居家環境裡需要注意照明,對AS患者很重要。目前已知病人並不會發生關節旁邊的骨質疏鬆症(periarticular osteoporosis)。
鏈球菌感染後反應性關節炎(Post-Streptococcal Reactive Arthritis,PSRA)
PSRA是筆者一直有興趣的一個題材,但需做一項檢查,即為抗鍵球菌素抗體效價(anti-streptolysin O titer,ASOT or ASLO),才能考慮 PSRA,此疾與鏈球菌感染有相關性,可能以前感染過鏈球菌,產生過抗體,接著體內進行免疫反應,形成免疫複合體。以往的教科書已提及,此疾會影響心臟,最先從風溼熱開始,後來演變成風溼性心臟病,若侵犯腎臟,則造成鏈球菌感染後腎絲球腎炎(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事實上,也會侵犯關節,尤其是侵犯滑膜性關節(synovial joint)。從臨床上判斷ASOT的高低很有用,可證實重要的PSRA,筆者的研究已證實,在臺灣此疾最常侵犯的關節是骶髂關節,藉由核醫SI 比值的高低而證實,同時也會出現姿勢平衡的障礙,如圖一 [2,3,4]。此疾也屬於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變,不可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