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由北部輾轉到中港澄清醫院專責加護病房治療,經十四天的治療順利拔管轉普通病房,由復健團隊接手進行大肌肉與小肌肉的訓練,患者已經能自行走路,這樣的治療模式,已為澄清醫院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建立起可貴的全程治療經驗。這位患者已出院返回北部的家。
患者曾一度轉壞 團隊用心治療 這位病患於5月19日在台北耕莘醫院檢側PCR 陽性,5月21日轉豐原檢疫所,翌日開始發燒,5月29日當天血氧(未使用氧氣設備)下降至70%~80%,同日轉署立豐原醫院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並於同日轉中港澄清醫院專責加護病房治療。 專責加護病房謝佳珍醫師表示,轉來的時候,患者胸部X光已是雙側肺浸潤,呈現急性呼吸窘迫症狀群(ARDS),提供呼吸器80%氧氣濃度,讓血氧維持在92%左右。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的X光及臨床症狀一度有轉壞,當時非常擔心是否為呼吸器相關的肺炎,還好經過治療後有改善,插管治療期間,利用逐漸調整呼吸器的幫忙程度,讓病人愈來愈依靠自己呼吸,努力往拔管計劃努力邁進。 拔管當天 總共出動七個人力 到了6月8日,患者的鼻咽PCR檢測為陰性,之後採檢氣管內管檢體檢測PCR的結果也是陰性,6月11日獲通知可以解除隔離,這樣的治療結果讓整個醫護團隊信心大增,也對拔管更有信心。 謝佳珍醫師說,當時非常擔心拔管失敗,例如喉頭水腫等緊急狀況而需要即時再置入氣管內管,因此在6月11日拔管當天總共出動七個人力,三個人穿著兔寶寶裝,進去拔管及負責房間的清潔。一個人著兔寶寶裝在外面急救車前,準備萬一喉頭水腫等,能馬上進去支援插管。三個人在門外,穿著一般防水隔離衣,準備將病人轉移去乾淨的房間 。 就在病房內準備執行拔管的時候,外面準備支援的護理師通通趴在小小的視窗口,眼光都集中在這一個關鍵的拔管行動,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多麼期待拔管成功,多麼期待他們與新冠病毒苦戰十四天能讓病患脫離苦海。經順利成功拔管,除了給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也幫病人做姿勢引流,幫他按摩預防關節僵硬,在拔管前就先幫病人擦澡清潔,讓他舒舒服服的換到新的房間。 彎著右手大拇指 病患感謝醫護 潘姵君護理長、章秀玲副護理長都很感動地說,當成功拔管後,由另一組同仁把病人送往乾淨的病房,此時,病人的手一直在動,仔細一看,原來,病人很努力的,反覆的彎著右手大拇指,表達著無法說出口的「謝謝」,但團隊很想告訴張先生:這一句「謝謝」,其實是我們該跟你說的:謝謝你這麼相信我們團隊!謝謝你這麼願意忍受插管的不適!謝謝你這麼努力和病毒對抗!我們所有人給你的祝福,願你順利走向康復的路! 這台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的由來,是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住在台中市的林協世先生因聽到線上課程,知道高流量鼻導管很有幫助,主動聯絡呼吸器廠商,希望幫助自己的家鄉,於6月10日送到專責加護病房,沒想到第二天就用到新冠肺炎患者,完成林先生希望幫助這些家庭的心願。 復健團隊接手治療 病患出院返家 6月12日該患者轉一般加護病房,翌日由口進食,14日轉普通病房,同日移除尿管。從重症醫療角度來看,這位患者是可以出院返家,但從醫院呼吸照護中心的經驗,長期使用呼吸器的病患,需重視肢體的復建,因為病患經過這段時間的臥床重病,病人肌肉和力量的流失是很嚴重的,現在醫學證據也支持早期復健,因此本院也將復健視為呼吸衰竭病人的治療計劃之一。 於6月15日由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的團隊再接手治療,分別對大肌肉與小肌肉做完整訓練,目前狀況良好,從輔助下走路已進步到可以自行走動。 中港澄清醫院接手數位由北部送來的新冠肺嚴重症患者,特別由呼吸照護中心的團隊加上支援的人力,成立新冠狀肺炎重症團隊,全力執行醫療任務,從整個醫療過程到成功拔管,再讓病患接受復健治療後出院,可以說是最完整的療程,為新冠肺嚴重症患者的治療,建立起院內的標準醫療療程,讓重症患者更安心安全出院返家。 圖說: 1. 澄清醫院新冠肺炎重症醫護團隊。 2. 重症家屬來信感謝醫護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