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球當成自己家 一切就會改變
反空污 保健康 本會拜訪臺中市環保局 尋求對策
把病人拉到基層…… 落實分級醫療 邱泰源優先使命
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 衝擊急診室 恐動輒得咎
醫療機器人 成群結隊來敲門!
醫療機器人 將狂奔而來
倫理道德? 醫療機器人也要懂! 從復健機器人發展 看醫療邁向機器人時代
醫界看準醫療自動化時代來臨,紛紛和科技廠如果⋯ 醫療機器人犯錯了?
醫病共享決策 乳癌病患更安心
賀爾蒙治療 發生乳癌風險很小
Common nasal diseases 鼻腔疾病 正確診斷合適治療
我在台中地方法院 醫療糾紛調解經驗
烏干達義診 有情神藥也含淚
長崎原爆 活命從醫
掛號費調漲之後… 新病人不被嚇跑 熟病人還是來
雪域西行見聞錄之二 仙境真是人間仙境
藝文臺中 臺中文學館 靜慢空間 散發溫潤文學性
書香悅讀 國立臺灣美術館資料中心 美術傳書香 悅讀也休憩
公司規定vs.事在人為 貼心服務的背後情節
教養孩子 先教養自己 The Power of Parenting Is Within You
臺中國家歌劇院 前衛建築 城市藝術客廳
鄭成功 命運停駐之夜 生 叱吒風雲 死則撲朔迷離
美學小故事 人生大哲理 臺灣膠彩畫之父 林之助教授行誼雋語錄
網羅好手 以球會友
樂活臺中 紫為妳走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金山、頭城、鶯歌 藝品賞析之旅
 
醫療機器人 將狂奔而來

手術房、復健室、病房、護理站..它們將無所不在,
醫師、機器人和病患新三角關係將是未來新課題
文 / 陳倩姿
 

今年十月,身高120公分的機器人pepper開始到台灣多家銀行上班,月薪近27K,它的工作除了抽號碼牌、叫號、契約變更交易處理、商品說明等服務外,還可以和等候的顧客來段互動遊戲、提供理財諮詢。在金融界機器人搶當第一線迎賓員是新聞,在醫療界,機器人早己登堂入市,自動化及AI人工智慧方興未艾,蘊釀著大顯身手的時機。
 
1985年機器人首次進手術室

醫療機器人要如何定義?台灣研發製造醫療機器人大廠、上銀科技負責醫療機器人部門的董成偉經理表示,根據歐盟的定義,所有自動化裝置應用在治療照護和支援的機械都算是醫療機器人。一般分為手術、復建、電子義肢及支援型機器人四大部份。

醫療機器人的前生要從30年前說起,有正式記載在1985年美國科學家Kwoh等人利用工業用機器人Puma 200型執行腦神經外科手術切片定位,這是人類首次將機器人帶進手術室;1986年美國推出全球第一台應用於骨科人工髖關節置換的ROBODOC,並獲得FDA認證通過,從此醫療機器人爭霸戰開打,手術機器人紛紛搶進各國開刀房,2000年美商開發的達文西手術系統(da Vinci Surgical System)機器人橫空出世,把外科手術帶入全新時代。
 
機械手臂手術增加病房週轉率

醫療機器人隨著科技進歩一日千里,資訊透明化也改變了全球醫病關係,病患及家屬更容易取得病情相關的資訊,醫師的專業權威不再如以往般封閉且無可挑戰,醫病關係翻轉,在「別家醫院有,為何你們沒有?」的比較下,加速了新科技的需求和普及。再者,人類社學結構問題更是推波助瀾,高齡化、少子化,復建、支援服務類型的機器人應運而出,隨著社會變遷創造出全方位的進展。

對於這些改變,董成偉抱持著正向的看法,他認為醫療機器人廣泛使用可以增加病房的週轉,並減少病患排隊之苦,「是雙贏的事」。他舉例,美國Stryker史賽克公司的MAKO機械手臂人工關節置換系統,是一個結合電腦導航技術與機械手臂手術的技術,一部造價新台幣上億元,在台灣一次手術要價六十萬元,但是三天就能下床走路傷口小復原快。董偉成指出,這套設備在美國作法是由醫院買單降低費用,讓病患能短期恢復,出院,空出資源服務更多需要者。他表示「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留院天數少、成本降低、又可增加病房週轉、減少排隊等待的民眾之苦。」他指出根據美國FDA統計,美國的二代健保上路後,目前大型醫院願意花高價購買醫療自動化機械,並吸收成本,用增加服務病人的量及加速病房循環率降低成本。
 
降低手術風險減少醫療糾紛

除了更小的傷口和更快速的復原外,醫療機器人具有高精準度的優勢,董成偉指出,機器能定位到30奈米,利用機器人做手術時,醫生的雙手不碰觸患者,克服醫生做手術時容易產生的手顫問題,有助於降低手術風險減少醫療糾紛,短期可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長期來看是醫病關係改善,缺點是成本高,如何同時能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是挑戰。

在手術房及影像系統的運用外,醫療機器人另一個大顯身手的地方是復健領域。在全球人口老化和少子化下,歐美國家紛紛投入機器整合技術,解決缺工問題和提供老年人口更好的照護品質和行動輔助。
 
台灣積極研發復健機器人

桃園長庚復健科陳光智主任指出,目前復健機器人主要有二類,一是訓練用復健機器人,應用於中風腦傷和脊髓損傷病人的歩行訓練,另一類是輔助步行復健機器人,可以讓下肢癱瘓的病人藉著機器站立歩行。

台灣以工具機起家的上銀企業於數年前看到這股世界風潮,進入復健醫療機器人市場,開發下肢肌力訓練機等,並於去年九月和中國醫藥大學成立聯合研發中心,合作開發下肢復健機器人、沐浴機器人等做教學研究及臨床實測。董成偉表示,一部在歐洲售價一千萬元的復健機器人,台灣一樣的品質價格卻只有歐洲的30%,而且懸吊作業速度更快,一般要廿分操作時間,目前推出的只要二分鐘,更安全也更人性化,真正是物美價廉,臺灣的產品非常有競爭力。
 
2013年台灣第一代 機械腿問世

至於輔助步行復健機器人,臺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非常出色的表現。2011年工研院回應身障人士的需求,開始投入醫療用下肢行動輔助機器人(機械腿)研發。根據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的資料,台灣脊髓損傷病友超過2萬3千人,且每年新增約1200人,目前歐美日開發的行動輔助機器人,提供行走及坐站間轉位輔助,「但現有輔助機器人售價高,更有過重、行走效率不佳及環境適應性不足等缺點,無法有效拓展脊髓損傷傷友活動範圍」。

工研院根據上述的缺點致力於結構輕量化,及與碳纖維異質接合技術,首位試用者找上因滑雪意外、腰部以下完全癱瘓的許超彥醫師,身為醫生也是病人,許超彥與工研院合作不斷的修正下,2013年元月第一代機械腿終於問世,許超彥自豪地說,「這是全世界第一台患者可自己穿脫的機械腿」,穿好後只要在拐杖上按個鍵就能站起來,短短 6 分鐘就能行走 57 公尺。

工研院所研發的輔助機器人,目前已經與台灣大學合作進入臨床研究,今年上半年發表第二代產品,「第二代重量減輕7公斤,從27公斤減輕到20公斤,(第二個)是它整個肢段的厚度從10公分變成7公分,在生活空間使用上會比較有便利性。」後續研究目標是開發重量小於20 kg、最高行走速度達1 m/sec、續航力超過3小時的行動輔助外骨骼機器人,提供脊損傷病友坐、站、平地行走、階梯行走、斜坡行走等完整行動輔助,未來將能造福下半身癱瘓傷者,也能應用於中風、運動傷害、行動不便的年長者等醫療復健用途,翻轉脊髓損傷病患的人生。
 
服務型機器人可減輕護理人力

至於服務型機器人,在先進國家讓機器人在醫院裏傳送病歷和X光膠片,甚至送飯倒水等,己不是新聞,這種運輸機器人其實就是個自動導向運輸車,機器人可以傳遞藥品、小型醫療器械、單據、標本、血液、血樣、X光片、敷料、處方、辦公用品等小型物品,也可傳遞輸液、餐車、醫療廢棄物等中等或體積較大的物品。」不要求加薪和放假的機器人將很快可以擄獲老闆的心。

能搬運物品當然也能搬運人,高齡化的日本己開始讓機器看護工協助移動病患,解決醫院缺工的人力問題。無論是打針、包藥、量體溫或血壓,減輕護理工作和人力需求的服務型機器人五花八門,不過,董成偉認為目前在台灣的醫院環境,要讓機器人自行穿梭病房、運送資料及坐電梯是很困難的,「這要在新醫院設計時就需要考慮的因素。」,目前新落成智慧型醫院就較適合醫院服務型機器人的設置。
 
遠距醫療的機器人電視醫生

最後不能不提供遠距巡診查房的「機器人電視醫生」。名醫太少、有經驗資深醫師工作量超重是全世界到那裡都一樣的問題,打從有網路視訊起,IT產業與醫療界就雄心勃勃的想發展遠距醫療,喊了多年後,終於在網路頻寬加大、解析度及串流影音進歩下,遠距醫療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

想像一下,護理人員推一台機器人電視醫生來到患者的病床前,醫師可以在辦公室或家中透過機器人與進行例行的查房,病床上的患者則可通過這台機器人同時醫生進行正常的對話,這樣不僅能大大節省主治醫師的時間,也能提高治療效率;診所或偏遠小型醫療院所若能和大醫院醫師遠距會診,手術後的患者就能安心回到家中的社區診所接受後續照顧,大大節省奔波等待之苦,也有助於疏解醫學中心的門診人潮。

美國據美國遠距醫療協會(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統計,2015 年美國就有超過 1,500 萬人接受過某種形式的遠距醫療,而該協會還預期 2016 年還會再成長 30%,急速成長的原因除了上述好處外,主要是遠距醫療的求診收費比前往門診或緊急門診要便宜多多,在便利和節省荷包的動力下,幅員遼闊醫療資源缺乏地方遠距醫療成長可期。
 
機器人讀懂人心還有一大段距離

最後不能不提供遠距巡診查房的「機器人電視醫生」。名醫太少、有經驗資深醫師工作量超重是全世界到那裡都一樣的問題,打從有網路視訊起,IT產業與醫療界就雄心勃勃的想發展遠距醫療,喊了多年後,終於在網路頻寬加大、解析度及串流影音進歩下,遠距醫療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

想像一下,護理人員推一台機器人電視醫生來到患者的病床前,醫師可以在辦公室或家中透過機器人與進行例行的查房,病床上的患者則可通過這台機器人同時醫生進行正常的對話,這樣不僅能大大節省主治醫師的時間,也能提高治療效率;診所或偏遠小型醫療院所若能和大醫院醫師遠距會診,手術後的患者就能安心回到家中的社區診所接受後續照顧,大大節省奔波等待之苦,也有助於疏解醫學中心的門診人潮。

美國據美國遠距醫療協會(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統計,2015 年美國就有超過 1,500 萬人接受過某種形式的遠距醫療,而該協會還預期 2016 年還會再成長 30%,急速成長的原因除了上述好處外,主要是遠距醫療的求診收費比前往門診或緊急門診要便宜多多,在便利和節省荷包的動力下,幅員遼闊醫療資源缺乏地方遠距醫療成長可期。
 
參考資料:

1. 《工商時報》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葉哲政文
2. 「下肢復健機器人技術解析與發展趨勢」工研院機械所《機械工業雜誌》105.07
3. 行動輔助外骨骼機器人:http://walkagain.itri.org.tw/Chinese/index.html
4. 上海情報服務平台 http://www.libnet.sh.cn:82/gate/big5/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2147
5. 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tech/ampp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