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亙 臺中市醫師公會副秘書長
健保署經過一年半,共44場專家共擬會議後,於6月9日公布,將落實健保法第45條規定,將八大類共352項健保自付差額醫材,訂定收費上限,預計8月1日生效,未來還將會逐步擴大實施。
但此事卻引起醫界強力反彈,從醫院管理階層、專科醫學會、醫療勞動團體到基層診所,都齊聲猛轟。還掀起醫界後援會退群組潮,驚動蔡英文總統在臉書回應「收到不少醫界好友和病友的留言,請蘇貞昌院長特別注意這件事,會把政策調整好」。衛福部長陳時中緊急滅火,先是發表談話、6月13日並親自主持臨時協調會,最後仍擋不住壓力,宣布8月1日上路的新制,暫緩實施。
健保長期醫界剝削 引爆醫材上限怒火
根據健保署資料,目前共約一萬多項醫材,其中健保給付約佔7成,自費項目約2成6,僅有372項醫材屬於差額給付類別,即是健保局負擔部分費用,民眾自行付擔差額。健保署原本希望透過收費天花板的設定,為民眾的荷包把關,讓過去同醫材在不同醫療院所收費不一的「不合理」的現象,得到大幅改善。但是選擇在疫情剛剛得到舒緩的時機公布,事前的溝通與協調不足,終於在醫界引發怒火。
這次的醫材爭議,會何醫界會有如此劇烈的反應,主要還是醫界長期被健保剝削,總額給付之下,點值偏低,現在還要去干涉不屬於健保給付的差額負擔,醫界的忍讓,可說已經到了極致,自費醫材差額上限的制定,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按照健保署過去一貫步步進逼的做法,未來還會擴大實施,可能連病房費用上限差額,都會實施。醫界擔心的是,這次的「醫材事件」,可能只是下一波樽節措施的開始而已。
醫材差額設上限 恐抑制偏遠醫院發展
雖然健保法第45條明訂「本保險給付之特殊材料,保險人得訂定給付上限及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得收取差額之上限;屬於同功能類別之特殊材料,保險人得支付同一價格」,讓差額給付及上限之制定有法源依據。但是需不需要設定醫材差額上限,以及這樣做合不合理,卻非常值得討論。
醫療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有新的醫材推出,臨床醫師根據病人的需求,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為病人爭取最大的利益,本來就是醫師的職責,由於健保的經費有限,無法完全支付這些醫材費用,因此,健保署除了給付基本功能醫材之外,也容許醫療院所在病人同意下,選用功能較好的醫材,並向病人收取費用差額,因此有自費醫材差額的產生。
醫材差額的費用,是由醫療院所考量每項醫材的成本、市場行情、本身的醫療能力去訂定。同樣的醫材,不同的醫院採購有不同的價差。大醫院的採購量大,成本比小醫院具有優勢,偏遠的醫院取得醫材成本,比起都會區的醫院更高,基於市場機制,每一家醫院的差額本來就不盡相同。健保署也設置「自費醫材比價網」,讓民眾上網查詢各醫療院所的價格。進一步去設定每項醫材差額的收費上限,這種作法並不合理,而且可能會抑制小醫院及偏遠地區醫院的發展。
醫療服務 病人重視醫療團隊口碑
此外,醫材不會自己裝到病人身上,必需透過醫療團隊的執行才會有治療效果,不同層級或不同風評的治療團隊,對病人的價值是絕對不同的,病人一定是願意付較高的價格,讓他們信任及口碑良好的醫療團隊,為他們進行治療。健保署只重視同功能應該同價格,卻忽略醫療團隊的價值,與不同醫院經營成本的差異。
另外,健保署認定的同功能,在專科醫師眼中,也不盡相同,醫療的分工非常精細,只有該科的從事專門醫療的專家,才瞭解這些醫材功能細微的差異。健保署的共擬會議,許多專家也反應並未被諮詢。這些所謂功能相同的醫材,就像同樣都是四輪的車子,都需要加油,都可以行走一般,然而,不同品牌的車子,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是完全不同的,醫療服務也一樣,不同的醫療團隊,帶給病人的價值也完全不同。
健保以外的費用 健保署不應干涉
健保署既然已經給付基本的醫材費用,病人也可以在不須自費的情形下,得到基本的治療。弱勢族群或沒有商業保險的民眾,也可以因此得到基本的醫療,就如同政府應該解決民眾居住的需求,不是讓每個人都去住豪宅,有人要住大一點的房子,要裝潢美觀,那就不是政府的責任的。高價醫材的選用也是如此,因此差額負擔方面,既然健保署不給付,應該尊重市場機制,讓供需去決定價格即可。何況,健保部分給付的金額,常常只佔醫材價格的一小部分,讓這一小部分,來決定大部分的差額負擔,也非常不合理。例如由健保只給付2744元部分負擔的人工水晶體,卻要因此決定7~8萬的差額負擔的人工水晶體。
病人本來就可以透過「自費醫材比價網」來了解市場價格,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選擇信任的醫療團隊,如同每一家飯店價格不一,本來就很正常。醫院也不是要訂多少就能訂多少,需要參考市場行情,透過供需原則來定價。一旦實施差額價格上限,結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超出價格上限,好的醫材逐漸退出台灣市場,低於價格上限,便宜的醫材,因為沒有比較標準,自然訂到價格上限。
這也是醫界最擔心的部分,醫材差額上限的制定,會讓病人沒有好的醫材可以使用。有一天大家都可能會變成病人,需要使用好的醫材,但是卻沒有廠商願意引進,因為超過天花板價格的醫材永遠不會進入台灣。醫界之所以反對醫材差額上限的制定,絕對不是僅為自己的利益發聲,而是為長遠的醫療發展著想,希望為台灣留下好的醫材,造福病人。想像一下,NBA或中華職棒的球星,如果也訂定的薪資收入上限,還會有人去看球賽嗎?
剝奪醫療院所微薄利潤 獨厚商業保險公司
由於國人普遍具有風險意識,同時對健保提供的基本醫療並不滿足,醫療保險已經成為民眾普遍擁有的保險之一,以備在生病就醫時,能夠幫忙負擔健保以外其他的費用。當病人採用自費醫療或差價醫材時,決大部分由醫療保險負擔,需要自己負擔的比例並不高。
健保署基於看緊民眾荷包的好意,制定醫材差額上限,事實上是剝奪醫療提供者的微薄利潤,偷偷挪移到保險公司應該負擔的醫療理賠之中,現今國內醫院經營非常困難,大部分的醫學中心,醫療營收皆呈現赤字,需要靠停車場和美食街的收入,來彌補醫療虧損。不了解為何健保署不照顧具有「夥伴關係」的醫療提供者,反而獨厚保險公司,這種邏輯真的令人想不通。
抹煞醫界辛勞抗疫 阻礙醫療發展
每一任衛福部長在醫界面前,都一再表達:國內醫療與健保能有如此卓越的成果,都是建立在所有醫療人員的辛勞與犧牲的基礎上。一般民眾也都知道台灣醫療「俗擱大碗」的程度舉世無雙。可是醫界不僅沒有因此受到肯定與尊重,得到應有的回報,健保署的各種管控措施只是一再壓縮醫界的生存空間,現在卻連健保給付以外、病人自選的差額醫材訂價空間也要剝奪,當然令醫界感到心寒。
長久以來,健保署只看到短期的費用管控,不管長期的醫療發展,因此造成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這些都是發生在費用被嚴格管制的重要科別。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最辛苦,付出最多的,也是這些第一線的醫療人員重症科別,民眾也都給予高度的肯定,沒想到,疫情方歇,得到的竟是健保署進一步的管控措施,確實讓醫界感到健保署在過河拆橋,利用完了,馬上可以丟在一邊。
年輕醫師非常焦慮 危機感很重
醫材是全世界通用的商品,價格有其全球的市場機制,違背市場自由經濟的結果,常常需付出更大的代價,醫界希望為台灣留下好的醫材,不希望劣幣驅逐良幣,因此反對差額上限的制定。同時也希望,醫材差額上限不只是暫緩實施,延後檢討而已,該停止就要停止,以免阻礙醫療的發展。
另外,這次的醫材爭議,年輕一代的醫師都感到非常焦慮,危機感很重,他們的聲音,也應該被重視,因為這些攸關他們的未來。如果下一代的醫師,大部分都不相信健保署,對健保政策非常反感與厭惡,都想遠離健保醫療,相信也不是民眾之福。畢竟,大家以後都要靠這些年輕的醫師來照顧,也希望那時還有好的醫材與好的藥物,可以治療台灣的民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