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盡全力協助推動「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政策
會務報導-臺中市醫師公會第二會議室 驚喜中揭幕啟用
2018年度分區聯誼會 圓滿完成 轉診、醫療群整合和分級醫療議題提出報告和分享
分級醫療 一起動起來 基層診所做好準備 大醫院積極配合
臺中生技產業 區域聯盟團體戰 「中台灣微創醫材與智慧輔具聯盟平台」國際戰略分享
托老一條龍 幸福長照in臺中 長照2.0大改革,臺中10大創新作為
專訪九十四歲巫永德顧問 永綻初心 相依公會一甲子
白袍人生 無所不在的感動
19年前的槍擊案 居家醫療看見慈母的愛…… 癱瘓的白鴿 揮不動的翅膀 
二十年前的遺憾 最沉痛的一課
喜悲故事多 社會縮影在診間 
行醫三十年 相聚不是偶然
為病患吃素 驚危轉康復
我記得急救當天…… 每一位醫師和護士的臉孔 
甲狀腺切除 脖子無疤痕不再是夢
3D列印醫材 醫生也是科學家
趙宗冠彩繪 南印度六大世界遺產巡禮
恭喜我吧! 日子可以隨心所欲了
美國自助行 趕上櫻花季
臺中醫林跨歩100邀稿
綠島長泳 頓悟世間紛擾是多餘綠島長泳
高爾夫球賽成績
社區診所跟診 另一番風情
社區醫學 看見溫暖正能量 社區醫學見實習之旅 打開治病以外的視野
老街巡古 剔透化幻玻璃心 春景踏青 北埔竹南一日遊
 
臺中生技產業 區域聯盟團體戰
「中台灣微創醫材與智慧輔具聯盟平台」國際戰略分享

文 / 劉茂彬 臺中市醫師公會秘書長

2016年蔡政府提出5+2產業創新計畫,個人向中央相關單位提議,結合臺中的精密機械和生醫產業做為中臺灣發展和推動重點。沿著臺中大肚山台地,長約60公里,聚集了一千多家精密機械業者及上萬家供應商,是臺灣的精密機械黃金縱谷,產業人口超過47萬人,佔就業人口18%,年產值超過9,453億。機械產業向來是代表國家工業化程度的指標,歷經幾十年來的發展與粹煉,以中部地區為主要基地,並且形成鮮明地理特性的精密機械產業聚落,帶動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原動力。

 
大肚山黃金縱谷  發展微創醫材重鎮
 
我國大醫院的門診量較高,主因之一是急重症的給付不足,院方以增加門診收入來彌補。推行「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政策後,大醫院的門診量逐漸調降,但健保總收入應維持原給付,以免影響大醫院的營運而損及病人權益。每年醫院的總額仍應成長,以因應人口老化及各種醫療項目的增加支出。這一點我已向健保署充分反應。
 

培養一流國際人才  與世界生技發展接軌成功

人才是一切事情的開端、也是基礎和關鍵,就生物醫學而言,臺灣聰明會讀書的人集中在這個領域最多,臺灣的醫學教育和臨床醫學成就,和世界接軌程度幾乎是居所有產業之冠,舉例而言,中亞聯大引進許多歐美精英人才,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IRCAD Taiwan),開創法國微創手術訓練養成模式,成為法國之外的訓練重鎮,吸引許多外國人才到臺灣學習,中亞聯大和秀傳亞洲可說是發掘人才、善用人才最佳的方式和例子。

然而,我們也有隱憂,微創醫材和智慧輔具是國際競賽,臺灣能不能繼續引進世界一流人才,同時,培養國內的一流國際人才,是未來臺灣在生技產業能不能快速地、成功地發光、發亮,人才的發掘、善用和培養最為重要。以最近幾家在臺灣創設、在國際展開機會的公司,如中裕、益安和泰福為例,公司主要負責人幾乎都是在歐美經過長期訓練,投入業界有成,壯年之後才回臺灣創立公司,他們提供過去的成功經驗,但在未來國際競賽中,臺灣更需要是年輕一代投入,提供對未來產業和世界新的見解和創造需求。



提升區域產業創新能量
把中台灣生技產品行銷全世界 

過去的幾年,我們很努力地提倡和推動區域創新生態體系和科技產業鏈結,嘗試強化區域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建立,在這個區域創新中,我們必須緊密地聯結知識基礎建設(大學、研發機構、技轉機構),企業和各種事業體,政府機構等,最後形成創新政策。除此之外,我們更要研究創新的動能和驅動力,活化生態系之互動與聯結,提升區域產業創新能量,並強化地方治理能力,以提升政策執行成效。

在區域產業創新中,競合關係一定存在,我們必須強調合作大於競爭,如何透過交流互動、共同學習、共同規劃和聯合行動,達到有創新的夥伴,建立互信共識、交流互惠。同時,避免阻撓計畫、人才阻隔、負面批評、資訊不對稱等,最後造成矛盾誤解、阻撓競爭和僵固敵對。

過去,臺灣在產業發展和成就中,我們常常著重技術的建立和製程的效率提升,未來,中臺灣微創醫材智慧輔具產業發展,我們必須努力地,在技術研發、產程製造、行銷三方面齊頭並進,仍以中裕、益安和泰福為例,最前端重要技術研發重心仍在美國,製造在臺灣,行銷還是透過美國、加拿大、日本或歐洲公司。因此,個人期待,打開中臺灣視野、走向國際、行銷全世界。



熟悉歐美和台灣生技法規 開創生技市場契機和勝利

微創醫材智慧輔具大部分為侵入性的技術、設備或置入,關係著使用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無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都對微創醫材智慧輔具做嚴格的管制。新技術、設備或置入必須獲得政府衛生主管機關授與上市許可證才能上市販售使用,衛生主管機關審查的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就是有效性及安全性。我們不僅要瞭解臺灣最新法規,更要熟悉歐美最關鍵法規,進而運用法規。

美國在生物技術發展居領先地位,是生物技術產品最大市場,對生物技術產品的審查最為嚴謹,臺灣相關法律也多參照美國法規制定,所以,我們一定要瞭解和熟悉美國法規,以個人最熟悉的生物相似藥為例,美國在2009年對於生物相似藥挑戰原廠藥的審查,設計了一套兩階段侵權訴訟程序,訂定生物藥品價格競爭與創新法案(簡稱BPCIA),希望生物相似藥與原廠間的專利訴訟能及早啟動、及早落幕,最好在生物相似藥上市前解決一切紛爭,然而因為BPCIA規範不夠明確,2013年SANDOZ(山多士)在白血球增生劑生物相似藥利用訴訟,在拿到藥證四個月內搶下24%市場(相當於21.6億美元),最後贏得官司勝利,就是瞭解法規、熟悉法規、運用法規好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