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式微 山空鳥飛絕
文 / 吳坤煥
筆者是外科老兵,從預備軍官役退伍,於民國49年1月進入臺大外科,開始外科生涯,至今已超過半世紀。當時醫科畢業生爭相進入外科,如今連大學醫院都招收不 到足額的外科住院醫師,甚至臺大外科頂尖的CR會出走改行。經過55年來,眼看外科從風光時代淪落為五大皆空,不勝唏噓。
重責 幾十年外科生涯 每晚睡眠只有四小時
外 科醫師工作辛苦,風險高,醫療糾紛多,生活品質極差。筆者當臺大外科總住院醫師時曾有36小時不眠不休待在開刀房裡手術的經驗。在往後幾十年的外科生涯 裡,每晚睡眠時間只有4小時,並遭遇醫療糾紛多達十多件,所幸全部安全過關,但心裡壓力頗重。甚至曾有黑道人士闖進診察室以手搶威脅我。
因工作繁忙,生活品質極差,根本無休閒娛樂,旅遊更是不用想。醫院裡有重症病患及手術後病患住院,在無攜帶式通訊器材的時代,根本無法放心外出,所以常受家眷抱怨。然而因為很受尊重,工作很有成就感,自行開業又可獲得優渥的報酬,多少還可彌補缺憾。
困境 外科給付偏低 淪入五大皆空之最
筆 者先後在臺大外科及省立臺中醫院服務滿25年,於民國74年底退休後自行開設地區外科醫院,業務非常順利。然而勞公保及全民健保實施後,外科醫療給付異常 偏低,各科門診不同工同酬,轉診制度又不落實,醫院營運漸陷入困境,致不得不於民國93年將醫院經營權讓給專收治慢性病患的企業化團隊。
另方面, 少風險,不需看急診,不需值夜班,工作較輕鬆的有些科,反而可獲得高報酬,尤其不在健保給付範圍的醫療報酬奇高,加上現代年青人的價值觀已有重大改變,難 怪外科淪入五大皆空之最。筆者任省立臺中醫院外科主任時代之外科同僚30位,目前仍從事外科醫療的僅有2位,可見外科醫師出走的嚴重性。
崩壞 不同工同酬 十幾年來未獲得改善
歷 年來臺中市醫師公會每個月舉辦學術演講會,聘請專家學者前來演講。於民國88年,筆者當時擔任公會常務理事,特地邀請當時任健保醫療支付調整委員會召集人 的陽明醫學院公衛教授前來演講,題目是「如何從健保政策挽救外科醫師短缺」他說因兒子患皮膚病帶去陽明山一家頗有名氣的皮膚科診所看病,一次就叫10名病 患同時進入診察室,一、二分鐘就診察完畢,走出診間,馬上就領到藥品,這就讓她覺得不同工同酬的診察費甚不合理。
於是擬定了門診診察費改革方案,卻遭受當時健保局葉總經理否決,覺得很無奈。這問題十幾年來一直未獲得改善。難怪年輕醫師放棄理想、興趣爭相走皮膚科醫美。
挽救 調整健保支付標準 落實分級轉診制度
健 保手術費給付仍採偏低的傳統手術給付,雖然20年來外科手術已大幅進步,設備、器材、技術都進步很多,但健保支付一直未跟著調整,迫使大醫院競相軍備競 賽,盛行自費醫療,以彌補偏低的手術費給付。例如:某家醫學中心TUR-P手術,出院帳單記載健保手術費給付6490元,自付金額高達15萬元。
為 了挽救崩壞的外科危機,健保醫療應徹底改革:調整健保支付標準,改善不同工同酬制,提高外科手術支付標準,落實分級轉診制度。目前外傷及車禍病患無論輕重 大部分被送往大醫院急診室,以致大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簡單的小傷口往往要等數小時才獲得處理。大醫院急診室應將輕症傷患轉送地區醫院,診所,既可減輕其 負荷,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並減少輕症傷患候診時間。另方面積極推動醫療過失除罪化。
相信醫療環境改善後,對外科有興趣並有理想的年輕醫師必定會回流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