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記載,當年神要使用摩西時,先讓他去牧羊,藉由放牧訓練堅忍無懼的內在,裝備他在曠野生存必需要的歷練和能力。裝備,是為了有朝一日承擔責任時能夠即刻上陣。
人,其實是無法預先窺見命運是如何裝備自己的,總要到了站上高崗回望來時路才恍然,原來,過去的累積就是為現在。
挑戰和承擔 重視全人照顧
今年六月,台大醫院門診部主任邱泰源接掌全聯會理事長;十月,他遞補徐國勇空缺進入立法院,成為審查法案的立法委員。這二項工作都需要高度溝通協調力,對一向只處理專業問題的醫師,會是什麼挑戰和承擔?
「其實我沒有想那麼多」圓臉、說話快速的邱泰源神態輕鬆,民國94他擔任過台北市醫師公會執行長,後來隨李明濱理事長到全聯會,又擔任六年的秘書長全聯會的行政會務運作他很熟悉,「全聯會辦公室連廁所那裡壞我都知道」,他也是上一屆的醫政召委,主持過無數全國的醫療政策檢討,這些歷練讓他接下全聯棒子能夠立刻上手,工作無縫接軌。
「不要把我想成是拿手術刀很專業的醫師」他表示,人,才是他的興趣,他定位自己是第一線的醫生,看病對象是看人、看家庭也關懷病患回去後的社區。邱泰源認為他的醫療是比較社會化的,從住院醫師訓練三十年以來,他的醫療在社區,看重人文和民眾的觀念,他重視的是全人照顧。也因此多年下來所歷練的專業服務,不論是社區醫療或安寧緩和照護都和「人」緊密關連。
人生如四季 自然態度面對病患
30年前,內婦外兒科大熱門時,邱泰源就選擇了家庭醫學,除了考慮以後開業外,主要是他喜歡聊天、和人互動。他問診常從生活面著手,「患者進來說他頭痛,我會先觀察一下,問他『最近有沒有睡不著』?『有啊!和老婆關係不好』,這樣,我就不會要他去做電腦斷層。」看診考慮到家庭外,也擴及社區,他說,老人家來看病,若是有需要後續照顧的需求,他會主動協助幫忙就近找轉診做社區照顧。「我是全人、全家、全社區型的醫生。」他投入服務,擔任六年的中華民國家庭醫學會理事長,希望讓這個領域更強健。
因為家庭醫學和社區的背景醫群,1995年台大要設立安寧緩病房時,邱泰源接下了創辦工作,「哈哈,當時沒人要做啦!」,台大成為台灣第三個設有安寧緩和病房的醫院,從此台灣的醫院開始廣設安寧緩和,目前台灣已是世界認證死亡品質最好的國家。在邱泰源手中送走了超過一萬人,邱泰源說,他的人生觀就是自然,人生如四季,死亡是必然,他用自然的態度和病患及家屬溝通,在病房走道掛了春夏秋冬四幅畫,「你自然,病患也就能自然放鬆。」他安寧緩和的研究論文發表量保持亞洲第一多年記錄,近年才因工作忙碌被一位日本同業打破。
推動社區醫療群 帶團隊協助救災
民國88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邱泰源帶著台大團隊進入南投竹山鹿谷協助救災,後來又做教學和協助當地建立社區醫療,持續三年來一共去了近二百次,「我可能當時是全台灣非災區醫師去災區最多的醫師。」沒想到的是這一偶然累積的經驗卻成了日後推動社區醫療群重要歷練。
民國90年左右健保收支出現不平衡,基層診所點值低落生存困難,大家找問題,發現病患往大醫院集中是上述現象的最大原因,治本方法是病患回到社區,讓小病看診所、大病才找醫院,於是推動基層診所社區醫療方案端出檯面,全台灣基層診所動起來,邱泰源成為核心推動者,「那時好忙,到處演講,你們臺中做得很好。」竹山鹿谷經驗成為社區醫療群制度的原型是始料未及。
落實分級醫療 改革要有配套
今年接掌醫界龍頭,邱泰源給自己的優先使命是「為醫療找出路、為民眾尋幸福」,用白話說就是健保制度和健康照護二大問題。全民健保走了二十年,一刀兩面刃的問題逼到醫界眼前,改革是共識。但是,怎麼改?革到誰,誰就痛。「從落實分級醫療開始」他堅定的說。「這項改革要有三個配套,大醫院急重症給付增加、社區醫師照顧能力提昇,及民眾教育。」
這又回到改革問題上,把病人引導到基層,醫療費用沒有跟過來也不行,要檢討健保的總額制、醫療重分配是最困難的事。大醫院目前的門診收入佔醫院收入很大比率,首先碰到的會是合理化,到底如何劃分才是合理的爭議,這很難,他說:「這是救國救民的問題,如果今天不做,後代要花三倍的力氣來做。」
改革險峻重重—
如果今天不做,後代要花三倍的力氣來做
進入立法院 心存幫新政府做事
推動這樣棘手的問題空有決心,若無政府公權力的配合加入,將淪為空有口號而己,邱泰源進入立法院握有審理法案的權力,補足了最重要的一塊版圖,行動在望。今年因為補徐國勇的位置他暫時在財政委員會,明年會期他希望進入衛環委員會,更直接的推動分級醫療制度,「如果衛福部作為不夠強度,全聯會應成立專案小組帶頭做,然後在立法院提案。」「其實,我從未想到要做立法委員」,他說,進入立法院心存的是一個幫醫界及新政府做事的使命感,對實質來說是犧牲,他從醫院借調,醫務工作暫停,收入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
這一個會期他在財政委員會,一個醫師如何審財政?「財政裡頭也有醫療啊,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長照的財源」,談到他的質詢,邱泰源難掩得意之色,「長照的照顧是人,如何把財源弄到最有效率來照顧人,這中間的軟體誰會?反而我在財政比較能幫忙醫界及國家更多。」
授權又會合作 要帶醫界走出紅海
邱泰源說他很少主動爭取什麼,都是事情來了,人家找他,他就盡心盡力做好。同時手上多個計劃一起動工是他的習慣,運用時間的秘訣就是「靠大家」,「我是個授權又會合作的人,事情的開始我會掌握住,上軌道後就交給別人,我再去做別的事」。目前全聯會有一位秘書長,15位副秘書長,12個委員會網羅了250名醫界精英,針對提案解決問題,特別的是加入了許多年輕醫師,老中青一起為醫界努力。
由醫師角色跨步政界、扛起醫界領頭羊責任,「帶醫療找出路、為民眾尋幸福」是一個大使命大承擔。訪談過程,筆者感受到邱泰源言談中舉重若輕的自信,這份自信來自過去一次又一次的歷練,此時裝備齊全、時機成熟,內有醫界菁英協助、外握對政府決策的實質影響力,上天交託責任同時也給了他揮舞的權杖,讓我們一起期待臺灣醫界走出紅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