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 詹如瑾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陳厚全醫師夫人
交響樂 海神交響曲 臺中歌劇院首演
2017年1月13日簡文彬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簡稱國臺交),演出賴德和的《海神交響曲》,此交響樂曲榮獲國家文藝獎,傳達在時代悲劇下深重淒切的苦難與折磨。這是臺中歌劇院首演,雖然有些沉重,但值得用心體會。下半場並演奏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完美搭配,無瑕的飽足感!
3月11日水藍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游昌發作品《蛇郎君組由》,強烈的節奏揭開序幕接著導入原住民曲調,第三樂章大提琴與小提琴的獨奏對話最為精采,尤其小提琴首席張睿洲演奏出柔美的曲調時,瞬間把大劇場所有觀衆的心都掏空了。下半場邀請世界知名的大提琴手楊、沃格勒演出布瑞頓為大提琴所寫的《交響曲作品68》,又是一場充沛豐富的饗宴。
歌劇 華格納歌劇 立體呈現震撼全場
2016年10月2日演出華格納的歌劇,尼貝龍指環序曲《萊茵黃金》,由呂紹嘉指揮國臺交並與西班牙瓦倫西亞蘇菲亞皇后劇院合作,同時邀請拉夫拉前衛劇團帶來革命性的演出,結合樂團、演唱、服裝、佈景、六架起重機、大水箱加上科技影像,整齣歌劇全彩躍動,立體呈現,手法前無古人,震撼全場。期待一系列的續集如《女武神》、《齊格飛》、《諸神的黃昏》在不久的將來也有機會演出。
舞蹈劇場 荷蘭舞蹈劇場 看得我熱淚盈眶
2月24日荷蘭舞蹈劇場Nederland Dans Theater 1,簡稱NDT 1。 NDT 1的舞者來自世界不同國家,這群舞者在徵選之初就都是已拿下獨舞全場能耐的高手。最值得一提的是臺中人吳孟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畢業後2013年晉升NDT 1。
這次在臺中歌劇院演出三齣舞碼:《激膚》、《揮別》、《停格》,爆滿的大劇院鴉雀無聲,在簡單的節奏聲響中,他們展現出超強的舞藝,沒有隻字半語,把劇場氛圍和肢體語彙充滿著無所不在的詩意和細膩,看得我血脈賁張,熱淚盈眶。
童話故事 小木偶 說書人太成功了
2017年4月8日本土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演出安徒生童話故事《夜鶯》這齣偶劇最大的特色就是結合中國傳統杖頭偶與連體人偶,雖只有五個人卻把這齣童話故事描繪得生動感人。主題迴繞在自由與愛的矛盾中,饒富智慧與哲理。難怪受邀到波蘭羅登劇院連演22場,這是一個成功的臺灣製作輸出典範。他們回國之後接著巡演臺灣10個縣市,努力地散播著故事的智慧、美善與喜悅。實在令人感動!
4月21日法國編導奇才喬埃.波默拉引人入勝的作品《小木偶》一小木偶沒耐性又貪玩,時而説謊,後來遭遇欺騙、蒙受冤獄、被吞進魚肚⋯等。一連串荒誕又殘酷的奇遇中,經歷生命的學習。波默拉的版本與原著有些出入,他賦予這本十九世紀的啟蒙文學鮮明的現代意涵。他刻意營造劇場局部的真實或半透明簾幕後若隱若現的掙扎,在想像與真實之間對燈光的運用精準,在劇中他刻意營造黑暗的舞臺場景,要相當黑暗但並非全黑,他認為當觀眾看不清楚演員時,更能專注在作品本身中也較能反觀自己。因此他作品的特色不在演員的動作也不在壯濶場面,而在刻意凝結的時空氛圍中及角色的刻畫,透過極簡的場面、魔幻的情境、詩意的敍事,在說書人的引導下,帶領觀眾進入故事中。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書人太成功了,他不僅串聯劇情同時把氛圍帶進了高潮。波默拉自己成立的霧靄劇團果真營造出他所追求的高度濃縮而精準的劇場美學。
歌仔戲 唐美雲歌仔戲 貼近生活的創新劇本
2016年12月10日唐美雲歌仔戲《春櫻小姑》,編劇家陳健星以傳統歌仔戲的手法開場,煙霧瀰漫的夢幻舞臺上出現唐朝的薛平貴大戰渤遼公主,雙方交戰的兵馬、鑼鼓喧天、一片嘶殺聲,紊亂不堪的場景,瞬間一片黑暗過後,穿著清朝服裝男主角趙天成惡夢驚醒跌坐床邊,開啓了劇情的敘述:媽媽年紀越來越大,失智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婆媳吵鬧不休,做兒子兩難的困境。
編劇再巧妙地融入西洋的塔羅牌及吉普塞人篤信的水晶球占卜算命,在詼諧逗趣的過程中引領男女主角進入幻境,打開一扇又一扇媽媽含辛茹苦回憶的門,一樁又一樁媽媽往事的場景,使男女主角進一步串連媽媽零亂的思維模式,並諒解媽媽失智後不可理喻的異常世界,最終兒子和媳婦完全包容婆婆的錯亂言語及行為,一家和樂融融。這不只是一齣歌仔戲,是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的劇碼,這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創新劇本也是現代版歌仔戲卓越詮釋的楷模。難怪得到第27屆傳藝金曲獎,小咪演的婆婆唯肖唯妙,得到年度最佳演員獎,實至名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