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林靜儀 立法委員
把握東南亞各國經濟興起,台灣必需重新定位國際醫療,在人力培訓合作、 醫療技術培訓、醫療用品衛材藥品輸出、東南亞跨國就醫等領域雙向連結。 當蔡英文總統提到「新南向政策」的時候,許多人都說,「幹嘛去推什麼新南向,我們為什麼要跟東南亞那些國家走那麼近?」 先不論這種質疑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對於東南亞「開發中國家」的歧視,台灣數十萬東南亞移工和移民的情況下,沒有一節新聞看得到東南亞國家的新聞,沒有任何一個東南亞語言報紙(之前的四方報已經停刊),每個人都會說「車站都外勞」、「外籍新娘如何如何」,卻完全不了解東南亞這些國家,到底跟台灣以及國際上的關係。
國產醫材 缺乏通路與推薦管道
南向政策其實有非常重要的戰略高度。除了多年南海軍事權的緊繃和魚權爭奪之外,中國經濟面臨崩潰危機,外資轉投入東協各國,不論是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東協經濟共同體AEC,以及最近簽訂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東協十國以及世界第二大人口數的印度,在經濟貿易政治合作之下,著實是下一個經濟發展潛力的區域。
台灣過去很大一部分經濟產業以代工為主,但是各種代工先是競爭不過人力低廉的中國,現在又面臨東南亞各國的代工成本挑戰;台灣在高科技和精密儀器產業,其實早就該轉型,進入國際品牌的經濟模式。筆者在去年七月與數位專家教授訪問南部科學園區,國產骨材、牙材、手術器械,均是獲得歐洲先進國家專利認可的品質,卻在國內並未被廣而周知,更未能被國內醫療院所採用。這其中有一部分是國產醫材因為TFDA食藥署法規與認定規範陳舊,讓許多新醫材或衛材,難以通過國內證號;另也因為評鑑等各式規範,讓醫院已經習慣採購國外昂貴器械;又,國內醫材廠商較缺乏通路與推薦管道,遲遲無法讓國內醫師習慣使用國產醫材衛材。 台灣國際醫療 離不開中國影子
再說回台灣的醫療產業,過去20年的健保全面覆蓋,幾乎全台灣都習慣了一直被壓低的給付,不論醫療技術的價值,或是可用的藥品、衛材成本。醫學系一直是台灣第三類組第一志願,不論是聯考或是指考制度;而這些至少在考試能夠衡量的能力幾乎是全台頂尖的一群人,還經歷了最艱難又長時間的訓練過程之後,卻只能被困在給付低廉到其他國家來的人替我們覺得悲哀和離譜的醫療收益之內。
馬政府時期曾經試圖推展過「國際醫療」,許多醫院也積極參與,建立了符合國際標準的各式流程和規劃,但是,為什麼並未順利推動? 一是馬政府時期的國際醫療推廣對象主要是中國。但是因為ECFA等開放,其實比較多的是台灣醫師和醫療體系到中國,幫中國的醫療產業和合作的台灣醫療機構賺錢,同時也把台灣的醫療專業技術輸出到中國。 二是台灣那幾年也在兩岸關係和對中國態度上,幾乎消失在國際社會,成了中國的影子。當你是別的國家的影子的時候,要怎麼能夠讓其他國家有機會認識你、發現你,進而來到你的國家接受醫療專業照顧? 醫療自費個案 法令綁手綁腳
筆者覺得最嚴重的問題在,當時衛生署在各團體輿論之下,不只是對於健保的管制,還做了對於「自費」的管制;也就是很多醫界朋友知道的「自費不得超過健保給付點值二倍」。也就是說,除非另創醫美或別的沒有健保品項的醫療項目,不然,只要是健保有給付的,即使病患是沒有健保身份的外國人,收他自費不能超過該項健保點值二倍。
如果有一位印尼回教富商,知道台灣有很好的關節置換手術技術,而選擇到台灣就醫。他要面臨的困難是,怎麼接洽、價目規定如何、每日飲食的哈拉認證(伊斯蘭食物規範)、懂印尼語言的照顧服務員,還有簽證,以及復健期間他在醫院外活動的交通。 對於想接這個個案的醫院來說,接這樣的一個個案,一算就會發現根本沒有誘因。健保給付太低,結果這種可以自費的個案,為了這個個案必須建立飲食、看護和交通以及簽證等系統,甚至長遠來看要有特別的醫護語言配合,通通無法在收費上獲得平衡甚至利益。 新南向國際醫療 淪為佛心「義診」
講白一點,要劫富濟貧,還不行;為台灣人做佛心,也得對全世界的病人提供佛心的價格。
可能有不少醫師有發現,韓國的美容醫學,以及植牙等醫療,幾乎大量地輸出到周邊各國,這個輸出,是包括技術訓練到器材衛材以及相關耗材。這是一個醫療產業整體打拼經濟的模式,這樣的模式產生之後,不論是外國病人的流入,或是醫療產業對其他國家的輸出,都成了正面且逐漸擴大的循環。 台灣醫療品質的好,全世界都肯定。但是東南亞尋求較好醫療的病人,卻在新加坡下機去了。 新南向中的國際醫療,不只是醫療技術輸出這麼簡單。尤其過去因為實在難以達成提供外國病患醫療的經濟誘因,在必須因應國家政策需求的情況下,多數醫院採取的是到東南亞國家「義診」,每年有一、二個困難個案,展現台灣醫療實力,拍影片做宣傳,然後,沒有了。 姑不論「義診」是不符國際醫療援助精神的行為,這樣的「國際醫療」,在我們每次要表達「對國際社會的貢獻」以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時,好用,但是並無法是一個永續長遠的行動。 東南亞跨國就醫 加速建立雙向連結
再拉回來看台灣與東協各國、印度等國的關係。我們要在各種經濟上有所突破與發展,必須抓緊東南亞各國經濟興起的這個時刻。同樣的,這些經濟貿易和文化等往來,也同時是讓台灣不再只被綑綁在中國關係的一個重要作為。
新的醫療南向政策,我們必須把握的,是在整個亞洲醫療產業還未被新加坡、韓國甚至中國全面攻佔之前,盡快涉足,加緊建立。 而這個醫療南向政策,不是過去每年去一到二次「宣揚國威」的義診,也不該是個醫院系統跑單幫是的自行接觸、削價競爭;而是建立1.人力培訓合作2.醫療技術培訓3.醫療用品衛材藥品輸出4.東南亞跨國就醫這幾個雙向連結。 跨國轉診 規劃簽證和轉診收案系統
國內面臨少子化,醫學系可能較不受影響,但其他醫事科系,大學或是碩博士,都可能面臨招生困境;以新南向的合作模式,讓相關醫事科系,收東南亞籍學生,一方面疏解學校招生壓力,二方面協助輸出台灣醫事教育到東南亞國家;同時,以「醫療攜帶醫材衛材」、「訓練攜帶產業」的模式,不論是到各國醫療機構進行合作,或是以計劃模式讓東南亞醫事人才到台灣受訓,這些受訓過程,也是讓東南亞醫療人員習慣台灣生產的醫材衛材,返國後進口台灣醫材衛材藥品的開端。
在這樣的合作模式建立的同時,也建立「跨國轉診」模式,讓東南亞各國的合作窗口,透過專門規劃的簽證和轉診收案系統,讓東南亞自費病患經過系統安排到台灣就醫;在2017年,筆者質詢之後,衛福部也已經取消所謂的健保二倍上限,亦即這些未有健保身份的外籍病患,收費標準,可以由醫院估算各種成本之後,由地方衛生局審議通過即可。這是醫院重新規劃建立成本可行的國際醫療服務模式的重要關鍵。 翻轉台灣醫療 走出健保死水現狀
2018年起因應分級醫療制度,醫院必須逐年降低輕症病患比例。其實,這也正是一個重新導正醫療成本和醫療收益的時機;在逐步釋出輕症病患,但是健保尚未能夠調升急重難症的給付點數前,積極推動不受健保影響的國際醫療業務,對於醫院醫師來說,是個可以脫離「衝量拿ppf」的機會,在適當的精算之下,醫師和醫療團隊可以藉由外國病患照護模式,有更少的工作時間,更高的醫療收入。
簡言之,南向醫療政策,到目前的推動,因為外交體系和衛生醫療體系過去長期的問題,尚未如人意,亦許多摸不著頭緒。但是儘速調整腳步,以國家隊的規模,結合機械產業、生技醫療開發、醫療服務產業,以及醫事教育產業,我們即有機會翻轉台灣醫療困在健保死水的現狀,掙脫長達20年醫療變成社福的邏輯,讓醫療成為帶動多種產業發展的龍頭。 台灣的國際醫療必須重新成為發光發亮的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