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妙淯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高年科主任
根據ADI(Alzheimer Disease International)國際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全世界目前每3秒就新增一位失智症患者,而臺灣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每12位就有一位為失智症患者,107年失智症患者佔老年人口約為8%,至少有27萬為失智老人,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017年全球失智症人口近5000萬人,預估2050年會增加至1億3150萬人。
年紀越大 失智症危險機率越高
歷史上如美國前雷根總統、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這些如此鼎鼎有名的人都是失智症患者。臺灣於106年二月首度老年人口比率超過幼年人口,107年11月底老化指數近111.9%,老年人口比率更達14.5% 是高齡社會,推估未來十年內老年人口比率將來到20%,邁入超高齡社會。
而年紀越大,失智症危險機率越高,全球每年就有近460萬新病例,失智症不屬於正常老化的現象之一,失智症是一種漸進且持續性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會導致記憶力、判斷力、計算能力、注意力退化,或是合併行為症狀,如行為改變、個性改變、攻擊之行為、被害妄想症、產生幻覺等等,造成病人及家屬極大的負擔,未來失智症人口只會越來越多,失智症整合性照護是重要的新議題。 失智症之診斷 確定認知功能障礙
依據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 DSM-5)將失智症更名為兩種:認知障礙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major NCD)及輕型認知障礙症(mil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mild NCD)。目前DSM-5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的認知功能障礙包括:整體注意力(complex attention)、執行功能(executive ability)、學習能力(learning)、記憶力(memory)、語言功能(language)、知覺動作功能(perceptual-motor) 或社會人際認知(social cognition) 等,即可診斷為失智症。另可分為數個類型,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路易氏體失智症(Lewy body dementia)、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可治療性失智症或其他類型等等。
失智症的治療 只能延緩不能治癒
本人有幸於2018年與社團法人臺灣失智症協會一起參加於美國芝加哥舉辦國際失智症第33屆年度會議,此次大會重點為(1)各國的失智症政策;(2)國際間失智研究(3)失智科技創新(4)照護方式及社會心理的介入措施。
相關內容針對失智整合建議如下: 2017-2025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中,全球行動計畫包含七個行動領域:(1) 失智症為公共衛生之優先要務;(2) 對失智症之認識及友善態度;(3) 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4) 失智症的診斷、治療、照護及支持;(5) 協助失智症照顧者;(6) 失智症資訊系統;(7) 失智症之研究與創新;2018 年有 33 個國家包含台灣已採取計畫將失智症列為公共衛生重點。 營造老人需求 把生活帶進照護模式
西北大學將失智列入醫學生訓練計畫(The Buddy Program),讓醫學生可以在非臨床環境與失智者建立關係,大大提高對失智症患者的照護知識和態度。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A),是失智症的照護民間組織,承接全美失智症關懷專線為全年無休,24 小時接聽電話,有百位員工提供服務。
大會中也提到以人為中心的失智症照護模式(The Green House Model)設計環境為去機構化、提供人性化的照護;讓失智老人也能逐漸恢復正常。重視住民之間的照顧,把「生活」帶進失智症照護模式中,營造以老人的需求為導向方式。紐西蘭推動友善失智社區。 加拿大有失智安全社區計畫FINDING Your Way 網站(http/findingyourwayontario.ca/zh-hant/),大眾對於失智症有更多認識,讓失智症患者在社區中能安全生活。 臺中醫院 提供一條龍失智照護模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於民國90年設立衛生署立醫院第一家失智護理之家,更於民國96年設立失智團體家屋,於民國96年成立由精神科、神經科、家醫科、中醫科同時同地看診之失智整合門診,並有個管師後續追蹤;98至101年承接衛福部失智社區計畫,102年及105年榮獲國建署高齡友善典範優良獎,106年承接失智社區計畫,107年承接臺中市失智共照中心,成為臺中市7家失智共照中心之一。
臺中醫院提供由一條龍失智的連續性照護模式:除了原本失智護理之家、整合失智門診、也於民國107年針對住院中失智病患及家屬提供「共享決策」住院全人照護,結合本院3D(失智、瞻妄、憂鬱)整合專案,提供家屬聽得懂的輕中重不同歷程的治療及照護選項,共享決策之失智家庭諮商會議。此外團隊追蹤社區高風險失智家庭,包含失智症家庭諮商會議、社區關懷據點、定期舉辦家屬支持團體,希望透過有經驗家庭照護者現身說法個案經驗分享、情緒紓壓、外籍看護訓練,來培訓社區失智守護天使與高齡守護天使。 整合醫療資源 多面向介入失智照護
失智照護視需要多面向介入,並且需要依失智者本身嚴重程度分級(輕、中、重)加以介入及協助,照顧者本身識能及技巧提升也很重要,故整合醫療、護理、復健、藥學、社工,甚至整合醫療院所急慢性照護甚至社區及安寧都很重要,大小失智科技輔具介入也為未來趨勢。臺灣希望未來在失智共照中心及社區失智據點合作下,一起守護失智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