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晃惠 劉昭男內科診所 劉昭男醫師夫人
勝雄醫師是享譽國際的腦神經外科權威,這本《回台灣買靈魂》是他的回憶錄,這樣的書名是多麼引人深思啊!
拜讀了這本厚達360頁的回憶錄,除了重新體會黃醫師感人肺腑的犧牲與奉獻的精神,也想要透過這篇讀後簡介,來分享這位不求自己益處的仁醫,是如何地歷經考驗、披荊斬棘,進而達成了令人嘖嘖稱奇的成果。
從美國回到花蓮門諾醫院
在20多年前,黃醫師受到前門諾醫院院長薄柔纜醫師的感召〜「美國很近、花蓮很遠」,特地撇下他在美國如日中天的傑出成就,專程回到花蓮門諾醫院,去承擔扭轉院務陷於困境的重責大任,這段觸動人心的「台灣史懷哲的故事」因而家喻戶曉。
後來在黃院長盡心竭力的規畫和運作中,不但克服了門諾醫院的種種艱難,而且善用巧思地重建、擴建院舍,整個醫院因此逐漸地呈現出脫胎換骨般的新氣象。這樣轉敗為勝的榮景,經由媒體的傳播,大家也都耳熟能詳。 在本書第241頁的「呼召與回應」中,黃院長詳細敘述積極勤勉,像是馬不停蹄的自己,要走上這條回花蓮奉獻的路原本並不容易,然而一直有著明顯的人脈與事證,接連地牽引與激勵著他。其中提到他45歲時的一個禮拜天,原因不明地覺得胸悶、身體不適而在醫院接受檢查,醫生為慎重起見安排他在加護病房持續地被觀察四天三夜。就在這期間他讀了托爾斯泰的一篇短文~「農夫與田地」;網路上也流傳著這段啟發人心的報導,我曾經當面聆聽過他的演講,因著感動而熱淚盈眶。
榮獲在醫療方面的卓越貢獻
那是2015年,黃院長服務屆滿22年時決定退休返回美國。當年7月初健保署為表揚他對「台灣後山」在醫療方面的卓越貢獻,特地為他舉辦歡送會。他在會中的告別演講,就是在見證自己走上醫療奉獻的心路歷程,同時也分享上述的短文中那位早出晚歸的農夫,如何因為貪得無厭而至終倒地不起、錯失得到大片土地的良機。這樣的情節提醒著他要更加地警覺與節制,他也從中思考著自己的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
把病人的痊癒歸功於上帝的祝福
此外,敦厚仁慈的黃院長有很好的醫病關係,因為他是位虔誠的基督徒,總會把病人的痊癒歸功於上帝的祝福。其中有一對夫妻在傑佛遜大學教書,跟他成了很談得來的朋友,可能曾經談到了醫療宣教的事。他們送給黃院長一本《我的另一隻手》,那是一位退休的醫療宣教師貝克所寫的回憶錄,內容是分享他在非洲內陸服務28年間,有另外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幫著推動他的工作。黃院長說每當翻閱這本書時,就會想到也可能是這本書開啟了他回到花蓮奉獻22年的動機。
力量來自信仰所產生的使命感
至於是什麼樣的力量引領著黃院長如此鍥而不捨地犧牲與奉獻呢?本書中除了記載著來自於信仰所產生的使命感,還有更多的情節與剖析。譬如藉由簡介許多疑難雜症的診斷與治療,包括從上帝而來的祝福,讓讀者們都能夠瞭解到上帝要透過許多困境,讓黃院長精準又滿懷愛心的醫術,使許多人的疾病能得醫治。黃院長說因為走醫療奉獻的路,從兩個兒子在大學的求學階段他就不得不缺席,而感到虧欠了親情的債。這麼說讓身為人母的我覺得心酸;但是想起了聖經箴言的勸勉:「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於是,我就釋懷了。Yes!「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美國總統雷根隨行指定醫師 文/ 編輯部 黃勝雄於1938年出生於南投縣草屯鎮,臺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1970年赴美進修,25年的時間成為美國腦神經外科權威,曾是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的隨行指定醫師。 1993年被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Ronald P. Brown)一句「美國很近,花蓮很遠,所以台灣醫師寧願去美國」的一席話打動,黃勝雄放棄在美國的百萬高薪,辭去美國醫學院教授職務,55歲時回台到花蓮基督教門諾會醫院擔任院長,並將薪資中三分之二捐給公益慈善用途。門諾醫院工作22年後,於77歲退休,繼續從事醫療,教學,慈善及宣道工作。 黃勝雄:「意外的人生,我願意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我回來買靈魂。」 回台灣買靈魂: 門諾醫院.黃勝雄醫師回憶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