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呂克桓
大學是國家培養人才的搖籃,其功能與任務分教學、研究與服務三方面,其中又以教學被視為最重要。本校秉持校訓「誠、愛、精、勤」的創校精神,發展「深具醫學人文與服務胸懷,扣緊社會脈動與醫療需求」的校務特色,然當面對社會環境的快速變遷,多變的醫療與社會問題,為配合醫療政策的改革,本校人才培育的教學取向轉化為符合社會變遷社會實踐取向,並以「創新、特色、深耕」的精神,發揮醫學大學的本質。
持續發展創新教學模式 為了培養學生具醫學人文精神之醫療專業人之理念,同時因應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更需要人類智慧(HI)的善用與引領,因此透過文化包容、藝術審美及資訊、語文之溝通能力與基礎科學的多元學習,強化學生作為現代公民的基礎能力。同時運用深化、潛在性課程多向度的結合基礎醫學知識,進行跨領域及跨科整合學習,以培養深具醫學人文精神,終身學習能力及現代資訊運用之醫療專業人才。 近年來,採用各類不同的教學方式以提高醫學教育的學習成效,包括大堂課教學、分級式教學、小班制教學、沐課課程及翻轉式教學、問題導向學習方法,及持續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如:學思達教學及畢克式(PIGS)創新教學。讓學生從問題中學習、引導並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同時積極引進新興的數位設備做為教學工具, 如:虛擬解剖桌(Anatomage),做為大體解剖課程最佳的輔助工具,也可使用虛擬解剖桌作為課後討論平台,使學生在學習上激發出濃厚的興趣,更容易理解複雜的人體解剖學立體構面,以增進醫學知識及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 引進AR、VR讓學生反覆演練 此外,臨床醫療工作除了具備足夠醫療知識外,更需要熟練的臨床技能。為了克服以往臨床技術訓練,只能到進入臨床工作時才能學習與操作,近年醫學相關教育領域已著手在學校即進行統合與訓練,配合模具練習及標準化病人的演出,引進AR、VR讓學生反覆演練,增進學生學習照護病患之實用及臨床技能,以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醫療的另一個重要特色是需靠專業團隊合作使能有成就,於是本校也採取跨專業教育模式(IPE),使學生依其職涯發展,以進階課程來精進其臨床照護技能、專業能力及多元專長的陶成。醫院本身就是一種跨專業、跨領域的合作模式,並透過本校魔毯系統檢核,進行系所教師教學評量與學生核心能力檢核測試,未來擬推展至全面性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相關變項檢核分析與應用,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 積極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近來社會發展迅捷,知識一日千里,古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的角色顯得益為重要,教師必須不斷進修、與時俱進的專業成長。有鑑於傳統教師評量制度著重於學術論文發表,間接造成教師以學術論文升等,而忽略教材及教學方法的求新求變。 本校積極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包括:正式的進修、工作坊,研習及研討會或非正式的教師私下交流,以增加教師的知能。唯面對快速的醫療科技進展,仍力求教師從多角進入不同領域,尋求更豐富的教學資源,除了專注本業的教學專業外,還能時時了解醫療專業的發展趨勢,以及相關新科技對教學的改變,掌握學生未來所需的知識動向,挑戰以創意來結合產學的資源與專長(如達文西機械手臂之臨床應用),發展成功的教學經驗,提供成果資料與理念,做為教師教學創新上引領的明燈。 學校與附屬醫院緊密結合 發展學校特色已成為少子化時代經營的重要議題,本校是醫學專業大學,同時擁有醫學中心等級附屬醫院。長期以來,學校與附屬醫院緊密結合,在教學、研究與服務上相輔相成,近年來更集中教研能量發展學校特色,如預防醫學之智慧醫療網、毒物與代謝物檢測中心、國際學院與國際移動力、口腔醫學中心及老人心智與健康照護領域。充分運用學校的強項及雄厚研究基礎上進行產、官、學、研的更深入合作與整合,達到學校永續經營與發展。 德為教育之本,本校除積極推動品德教育外,更重視品德之養成、培養學生「先學做人、再學做事,人人有德,人人有才」的理念。因此醫學人文養成方面在課程安排貫穿所有年級,並以周創辦人汝川博士創校「醫學目的在救人,醫人、醫病、要醫心」的概念,時刻提醒學生本著愛心、耐心、同理心和視病如親的觀念,實踐全人醫療的理念。 本校雖是一所私立大學,無政府相關機構奧援的優勢,憑著一步一腳印的踏實步伐,在歷任董事會支持,全體同仁的努力下,已成為一所優質醫學大學,並持續向世界頂尖醫學大學邁進。這足以驗證本校周創辦人的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以此與醫界共勉之。 醫林人物佳句—「鐵軌舖好,火車就會過來」~陳建仁/前衛生署署長 <2004, 41期> 醫林人物佳句—「不執著,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巫永德/前臺中市醫師公會理事長 < 2018, 9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