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瑾蘭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西醫一般科
我的父親是林燄醫師,我們在臺中市健行國小附近開設林燄小兒科診所,服務北區的民眾迄今已邁入第28年。父親來自臺南的公務員家庭,我爺爺是鹽務局的公務人員,父親是家中四個兄弟中的老大。父親在國中畢業後考上臺南高工土木科,當時他的同學們都希望畢業後能趕快出去工作賺錢,唯獨父親在就學期間,因為還想繼續升學讀書,常常跑去高中的補習班教室外面旁聽,也因為天天去旁聽,還結識了一位也是在教室外面旁聽的好友。
國小時期 很喜歡生病 可以到醫院看父親
臺南高工畢業後,他考上國防醫學院,也是當時畢業生裡唯一一位考上大學的。爸爸常常跟我說,國防醫學院的生活很有規律、教學嚴謹,學生們因為不能外出校園,因此所有的時間都一心一意在學習課業當中,這點我可以從父親數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作息及時常汲取新知的學習態度看出端倪。
印象中,國小時期與父親相處的時間不多,父親當時在臺中榮民總醫院服務,每天總是很晚才回家,到了就寢時間還沒看到父親。印象中的自己,是很喜歡生病的,因為生病的時候可以得到父親特別的關照。記得有一次我從東大附小放學後,自己走路到對面臺中榮總的門診大樓,坐在診間外面等父親下班,我依稀記得,當時很多帶著小孩來就診的父母,離開診間時,再三對著父親鞠躬道謝。當時我的認知是,父親雖然常常不在我的身邊,可是他在做一件很重要、令人尊敬的事情。
國中時期 父親診所非常繁忙 晚餐自己解決
隨著我升上了國中,父親離開臺中榮總出來開業,當時全民健保還沒開辦,開業診所的業務非常的繁忙,母親身為護理師,也在診所裡幫忙照顧患者。我和弟妹三個人放學後,時常得自己想辦法準備晚餐,也養成我們凡事要靠自己、獨立自主的個性。
在我國中時期,父親當時雖然工作繁忙,但只要有休假的時間,都會帶著我們去參觀科學博物館、也會親自帶我們做一些有趣的科學實驗,培養我們對科學的好奇心。
在成長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常常有患者在半夜來診所求診。當時我們住家就在診所樓上,有時患者在夜半時間按電鈴沒有人應的情況下,只好在一樓呼叫醫師,有幾次呼叫聲很大,把我也吵醒,於是因著好奇心,我摸黑坐在一樓診所與二樓住家的樓梯間,卻看到患者和家屬在治療室中休息注射點滴,而父親坐在診療室裡守候病患的治療反應的這一幕,事到如今二十幾年過去,那個場景仍然烙印在我腦海裡,那種患者對醫者完全信任、醫者對患者真心關懷的情感,是我在行醫過程中,時時提醒自己要更有耐心和同理心的原動力。
大學時期 週末醫學會 陪父親參加進修
到了我升上大學,父親還會要我陪他一起去參加週末醫學會的進修課程。當時我坐在台下聽著講者滔滔講述深奧的議題,對我而言實在還似懂非懂,但是當我看到跟我一起坐在台下聽課的醫師們,有的都已白髮蒼蒼,仍然像小學生一樣神采奕奕的舉手發問,和講者頻繁互動,只為追根究底的學習最新的知識。
讓我深深的體會到,醫師是一輩子的學生,醫學的知識沒有終點,因此我期許自己終身都要持續的學習,只為給患者最好的治療。
當了醫師 父親身教 至今受用無窮
父親給我的家庭教育,很少是言教,當我做錯事情,父親鮮少會長篇大論的說教,反倒是他用日復一日規律的作息,實事求是的態度,遇到不懂的問題他會翻書來跟我討論的方式,讓我自己看到過去曾經犯過的錯誤,改變,必須是發自內心自動自發的感應。也許這就是他要給我的身教。
僅以此文感謝父親對我的栽培,也感謝臺中市醫師公會的邀稿,並祝福各位醫師前輩們:父親節快樂,闔家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