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蕙雅 宏美德生診所(瑞春聯合診所)
經歷醫學中心住院醫師訓練,在多家區域醫院及診所服務過,於去年完成居家醫療相關的碩士論文之後,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決心專職做居家醫療呢?從需求面來說,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高齡化社會,在地老化是很多長輩共同心願,而居家醫療可以提供貼近生活的醫療照護,讓長輩及家屬安心。而我本身受過家庭醫學及安寧緩和的專科訓練,也喜愛在社區走動交朋友,做居家醫療是符合興趣及發揮所長,提供的不只是醫療而是在生命最後階段連續性照護,並滿足病患在人生最後路程獲得更多陪伴的期盼。 服務靠隊友 創新的行醫模式 感謝大里仁愛醫院三年培育,滋養我服務社區的動能,108年8月掛牌在李昭德診所,提供健保居家醫療及長照醫師意見書兩大服務,並開展在社區的各種可能醫療照護。因為從零開始,沒有把握這樣創新的行醫模式是不是可以成功,所以一個人先做看看。 感謝照專李晉嘉介紹認識春暉居護所,轉介第一個個案:高大姊慢性病臥床,鼻胃管及尿管留置。聯絡家屬約訪後獨自開車到訪,說明藥物整合同意書,跟患者的先生陳大哥討論未來計畫,順利開啟首例居醫服務。 這一年來獨自在大街小巷穿梭訪案,有沒有安全問題呢?剛開始確實有點擔心,不過後來發現個案大多是轉介來的,來源有居護所、長照、醫院、社區藥局、親友等,訪視前可對家庭狀況有初步了解以降低風險。所以出外靠朋友,服務靠隊友,在社區每個單位看似單打獨鬥,其實彼此都需要支持與合作,這是進到社區很深的體悟,就像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超級英雄個個身懷絕技,遇敵合體抗戰更是攻無不破。我們平時在各自單位工作,遇到個案有狀況呼朋引伴一起來幫忙,善用彼此專業給個案家屬最堅實的後盾。回想每一個照護個案的過程,何其幸運有這麼好的夥伴們協助! 每次艱鉅任務 像要上戰場但敵情未明 今年3月翔新診所長照A個管美伃轉介,獨居長輩阿雄伯身形消瘦進食困難,過去病史不明且抗拒就醫,雖然有個姊姊但已經80多歲住台北,年邁加上距離也無能力照顧。在我接到個管電話後,直覺這是個艱鉅任務,就像你要上戰場但敵情未明,心裡其實很惶恐。 於是我請託美伃找來現在服務的各單位人員一起去看阿雄伯,討論接下來的醫療處置及生活照顧方向,包括里長、社會局社工、向上基金會社工、居服員、A個管,大家聚在一起評估病患身心狀況,溝通想法了解彼此的服務內容、可以提供哪些支援?確認之後寫下照護共同目標,決定完成個案不送醫心願由居醫接手,提供24小時諮詢電話並設置Line群組溝通,聯絡居家護理師並給居服員心理支持。 附近宮廟知道阿雄伯的情況,每次訪視都幫我挪出車位包括最後一次…幾個月後,阿雄伯因敗血症在租屋處過世,身邊有居服員與我幫他做身體清潔更衣,感謝里長協助聯絡家屬、禮儀社人員協助後事等。感恩阿雄伯沒有孤單離世,今生結緣是我們的福氣,讓我學習下一次照護如何做得更好:運用跨專業團隊會議,在短時間內凝聚共識掌握方向,對於社區共照尤其重要! 照護病人 也看見照顧者的辛苦 居醫模式進行近一年,今年7月9日與李昭德診所共同設立瑞春聯合診所,孝順的學長李昭德醫師將父母親的名字各取一字為「瑞」「春」。我的診所取名為宏美德生,即home medicine 的音譯,中文可能不太好記配上英文就明白了。我先生跟我一起取名,他後來發現這診所名取的真巧,「宏美」剛好是第一位合作夥伴洪美智護理師,「德生」則是李昭德醫生,非常感謝兩位貴人尤其是李醫師願意接受我掛牌服務,並且和李太太(本身也是護理師)以及診所藥師、護理師後線支援,才能讓這個居家醫療夢想逐步實現。 宏美德生診所鄰近中西區及南區,從在宅家醫出發照護好每一個失能者家庭,除了照護病人也看見照顧者及家屬的辛苦,提供暖心、安心、耐心服務,善用在地及長照資源,與醫院及社區緊密合作,希望大家一起來幫忙,讓社區長出自己的翅膀,承載生命自在安祥。 圖說 呼朋引伴一起來幫忙,善用彼此專業給個案家屬最堅實的後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