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蘇主光 臺中市台中都診所協會理事長
若提到台中市的「餐廳一條街」,大概公認就是公益路;從民權路那頭,到環中路那尾,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餐廳不下百家,自己就光顧過其中的十幾家,也儼然成為台中市的觀光名街。
惡性競爭 累了自己也讓病人看輕
但若是問到台中市的「診所一條街」是哪裡,可能就會有很多回答了;印象中,大概崇德路、中清路、西屯路、河南路、青海路、漢口路、公益路、向上路、黎明路、南屯路、復興路、工學路,都可榜上有名(有遺珠者還請看官包涵)!每當提到這些地區,同行間往往戲稱「一級戰區」,顧名思義就是指競爭很激烈。
你七點半開診,我不得不早起跟進;你這個幼稚園有優惠,我就這個大樓、那個公司納入優待;你調漲掛號費至150元,我就維持原價不跟進。附近開了一家新診所,「開幕期間免掛號費」,有如芒刺在背,想個名目也來「週年慶免掛號費」。
大家惡性競爭,不僅累了自己,反而也讓病人看輕!但是,同行之間,非得這樣刣到「流血流滴」不可嗎?難道都是紅海一片?
平行轉診 邀請各區診所醫師聚餐
根據台中市醫師公會的統計,原台中市共有968家診所,暨1385位診所醫師;各種科別都有,大宗是一般科、小兒科、家醫科、內科、耳鼻喉科;年齡從30歲到90歲都有。您認識您鄰近診所的醫師嗎?他的專長是什麼?我的病人用得上嗎?是否可以互相平行轉診,來壯大基層!
去年(2019)夏天,我們台中都診所協會一系列辦了八場分區聯誼餐會─利用中午時間,邀請各區的診所醫師聚餐,大家互相認識聯誼。每場約有二、三十位醫師參加,也特別歡迎攜伴參加,因為我們認為午餐時間是診所醫師夫妻的約會時光。會中可看到老朋友,也認識新面孔;有老前輩,也有生力軍。
眼界提升一層 競爭者變成合作者
當自我介紹時,才發覺我們就在同一條街上;原來您有這些專長、這些設備,我的病人有需要時,真的可以轉診給您請您幫忙。再聊下去,發現原來您是旅遊達人,投資達人;您愛攝影,您愛畫畫;您是武術高手,您熱衷跑馬拉松;真好,我們大家可以糾團來活動!大家聊得起勁,歡聚一堂,反應非常熱烈。見面三分情,競爭者變成合作者;在同地區的各個診所,眼界提升一層,視為一個「社區醫院」的各科醫師,或是聯合診所的合夥醫師;那麼同一家「醫療機構」的醫師會惡性競爭嗎?豈不互相支援、相互合作!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是小兒科醫師,自認三高慢性病,內科、家醫科醫師一定比我更專業;所以小病人的阿公、阿嬤有這方面的疾病,我都轉介給專家去照顧,病人反而感激你介紹好醫師給他。我顧好自己的專業,雖然少子化,但仍然不斷有新的小病患找上門,真是感恩!
留另一畝田 讓別人去耕種收割
經營一家診所,就好像耕種一畝田,只要在自己的一畝田上用心耕種,就必定有收成而且夠用;不必望向別的田地,想收取更多;留另一畝田,讓別人去耕種收割吧!一個人無法十項全能,也不是鐵打的身體,時間也都是一週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您不精的項目,有別的醫師可以服務;您休息的時間,有別的醫師可以代勞。不用勉強自己,使得照顧診所如同「苦守寒窯」;放下些時段,放開些病人,跟鄰近的診所分享病人、共同照顧,使基層醫療能成為藍海!也讓自己能夠走出診間,多跟鄰近診所聯誼,多些時光與家人相處。
聖經說「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鄰近的診所都是我們的鄰舍;期待2020年,大家都能資源共享、病人共照,愛您的好鄰居,讓「診所一條街」成為病人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