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醫家人
理事長的話
賀! 臺中市醫師公會理監事改選
【理事長的話】25屆
第廿五屆理監事團隊
督考變革 避免過度頻繁
分級醫療ING 衛福部6大策略拚改革(4.15啟動)
讓醫界不再做憨工
有開始 就有改變機會
分級醫療 大醫院冷眼以對
啟用分級醫療 診所多元轉身
居家醫療 看到病之外的人
白袍關懷 攜手抗癌
醫師反空污大遊行
改善空氣污染
塵空
六年經驗分享 肺癌的燒融治療
細胞自噬的機制與可能的臨床醫療應用
醫師也應 學習了解多元性別
醫療糾紛 縮短司法偵辦時程
打破醫院門外的高牆
精準醫學 更精準治療癌症
雪域西行見聞錄之四
銅板美食 老闆兼主廚
滋潤人的必得滋潤在太平洋孤島重拾畫筆
全國羽球錦標賽選拔 攻守激烈 將士用命
 
六年經驗分享  肺癌的燒融治療

文 / 吳子卿
 
肺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之首,佔台灣全部癌症死亡的20%,近來更以平均每年增加2.1%的發生率不斷成長;主要因為空氣污染嚴重、吸煙人口仍然普遍、早期診斷工具尚未完善與普及,導致目前八成以上診斷出的肺癌病人多為晚期,無法在早期做外科手術的根除性治療。儘管醫療不斷進展,肺癌病人整體五年存活率仍小於20 %。近10年來使用經皮熱燒融作為癌症局部治療的手段,具有微創、安全、可重覆治療等優點,提供癌症病人治療的另一種選擇與希望。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自民國一百年4月起,6年來共完成一百多例肺部惡性腫瘤個案的治療,提出報告與分享。
 
 
發明雷射角度引導儀
 
經皮熱燒融治療腫瘤,早先使用在乳房、肝臟、腎臟等實質器官上。方法是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導引下,將熱燒融針直接精準的插入腫瘤病灶中,運用射頻(Radio-Frequency)或微波(Microwave)將腫瘤加熱至60~110℃,導致腫瘤細胞蛋白質凝固、變性、細胞染色體功能破壞、細胞死亡,而達到燒融除滅腫瘤的目的。然而肺部與其他肝、腎器官存在主要差異在於:肺部充滿空氣、血流豐富、腫瘤位置會隨著呼吸心跳而位移,使穿刺針不容易精準到達浮動的腫瘤中;加上肺部病灶無法使用超音波做影像同步定位,燒融治療時還需避開肋骨、縱膈、血管、心臟等重要器官,使得經皮插針的困難度與危險性大增,而阻礙肺部燒融治療的發展。

民國一百年,我們成功發明「雷射角度引導儀」,並且獲得第八屆國家新創獎。從此我們藉著自創的雷射光角度標示引導裝置,協助團隊在電腦斷層呈現腫瘤的2D及3D影像中,能夠按照計劃的角度與深度,完成精準的下針(八成以上能夠一針命中),避免重覆穿刺,大大降低治療的併發症。六年中共治療103例病人,經過154人次住院、總共完成265顆肺部病灶的燒灼治療。包括男性56人,女性47人,年齡40至93歲。在這將近300次的腫瘤燒融治療中(大於3公分的腫瘤需要燒融兩針以上)病人通常在三天內平安出院回家。病人以局部麻醉、配以HP monitor做血氧心跳偵測、加上注射Fentanyl、Dormicum作靜脈注射止痛與麻醉,由電腦斷層定位,輔以雷射光角度標示引導裝置協助插針、燒融、評估療效與併發症,到送回病房,單一腫瘤燒融約需45~60分鐘,每多燒融一個病灶,約需增加30分鐘治療時間,病患全程神智清醒,自由跟醫護人員交談溝通,經48小時觀察後出院。

 
肺部燒融治療的適應症
 
成功的肺癌治療需要早期診斷(第一、二期)並進行外科手術根除治療,這樣幸運的病例,佔新診斷的肺癌病人約兩三成;其餘第三、四期的病人治療,需要合併全身性的化學治療、鏢靶治療、免疫治療; 或局部性的如:放射線治療(光子刀、螺旋刀、伽瑪刀、質子…等)或者:溫度消融治療(有射頻、微波、低溫等消融治療)。

肺部燒融治療是局部治療的一種,目前認為其適應症為:
甲、取代外科手術: 早期(第一期)肺癌病人因受限於心肺功能差、或合併其他肝、腎疾病、年紀大等因素,無法承受肺葉切除手術。
乙、根治肺部的轉移性腫瘤:病患肺部有5顆以下的轉移性肺腫瘤以燒融治療根除。
丙、輔助治療:晚期肺癌病人經過化療或放射治療後將殘存腫瘤以燒融治療根除。依腫瘤需燒融的範圍大小,選擇射頻針或微波針燒融。本院103例病人265顆腫瘤分別為:射頻82人/220顆、微波21人/42顆,病人每3-6個月以胸部X光、CT或PET-CT追蹤病情;治療效果以甲、乙型病人的治療效果較佳,因為兩種適應症都屬於根除性的治療,都分別有超過5年存活病例的經驗。至於丙型的輔助治療,病人都是經過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後的晚期病人,局部治療重在減輕症狀、讓病人腫瘤細胞減到最少、爭取暫停或減少化療、獲得喘息空間、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病人生命。
 
 
肺部燒融治療的適應症 併發症
 
六年來在燒融治療將近300顆病灶中,並沒有導致死亡、需插管、急救或需緊急手術之併發症;有5次病人術後因為氣胸而需置放胸管,發生率約3%,病人都在3天內移除胸管。其他併發症有:治療中厲害咳嗽15次、咳血3次、皮下氣腫2次、皮膚針孔瘉合較慢4次。所有併發症中,除了氣胸病人導致延長住院二到三天外,其餘均屬輕微,並未影響預計的出院。有趣的是有關肺功能追蹤檢查發現: 病人術後的肺功能不減反增,主要是因為肺癌病人常合併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經過局部的燒融治療反而有助於肺部的回彈力而稍稍改善肺功能約1 %;這比放射治療或是手術治療造成肺功能損害是有相當重要的不同。有一位近80歲的女性大腸癌病人,在3年多期間,陸續發生肺部的轉移總共超過二十顆,經過八次的燒融治療,目前仍繼續在門診追蹤;病人能夠接受多達八次的治療,也顯示燒融治療是安全、可接受的。

 
經皮燒融治療安全有效
 
最近我們更利用精準的定位技術,協助胸腔外科醫師針對早期、微小、深層的肺癌病灶(GGO),於肺部手術前,先在腫瘤部位注射甲基藍染料,讓胸腔外科醫師於微創手術時,能夠做的既快又好、傷口更小。
肺部腫瘤以經皮燒融治療,證實為安全、有效、低併發症的微創治療,可提供不適合手術或不願意接受手術之肺腫瘤的另一選擇。尤其針對不適合手術的早期肺癌病人、少數量(<5顆)轉移性肺腫瘤病患、以及化療或放射治療後少數殘存腫瘤的病患,提供燒融輔助治療。依目前成效,對晚期原發性腫瘤合併化療與電療,尚需更多研究來驗證其治療效果。

感謝團隊成員X光技師涂獻堂先生共同發展雷射光角度引導儀以及參與每次的病人治療、胸腔外科林巧峯主任、腫瘤內科吳銘芳主任、曹世明主任與燒融技師、護理師賴怡玲小姐長期的努力與配合,讓此新技術能在中山生根發展並且造福肺癌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