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抗疫 守護國民健康
全球唯一 編著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 林昭庚結合中西醫 登上WHO舞台
時代潮我來!
抗疫!白袍即戰袍
精準追擊 新冠病毒無處躲藏 臺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 快速作戰團隊,百年一遇的奮戰
22年前早產兒 今日疫情送HFNC
新冠病毒的前世今生
團隊日夜醫護 新冠重症痊癒返家
新冠重症病房 畫筆記錄感動
一場與病毒競速的戰疫
快打站測試 5千防疫人員接種 支援施打疫苗 穿著全套防護衣上陣
白袍的第三人生 自由自主的幸福時刻
找到生命中的Ikigai
我退休了 老大變成大老 退休就是要優雅地完成人生四業
豐富生活 天天精彩 退休資訊 平台報報
開悟,找到回家的路! 關閉診所開咖啡館 生命中甜蜜的偶然
脫下白袍 體驗、享受微光視界
少子女化 非台灣女人不愛生孩子
一次搞懂 藥物廣告 不踩雷
【醫林短波】 蟲蟲危機 小蟲釀大禍 治病於未發
開業揚帆 舵手觀風向秘訣
奇異恩典 與優人共舞
登山不再軟腳 重訓勇登群山 開步走!山登絕頂我為峰
醫師夫人聯誼會 顧好另一半 姐妹共同成長
餐桌日常有情味 醫師夫人 宅居飲食提案
我老公的最愛―香菇肉燥
公園成功變身 來一場親子共遊樂
老冰新冰 點名囉! 臺中冰品滿滿驚喜
 
少子女化  非台灣女人不愛生孩子
文 / 林靜儀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
前立法委員

 
編按:
今年四月中旬美國中情局(CIA)發佈2021年全球生育率預測,台灣竟然名列最低生育率冠軍。2020年台灣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比對目前施打疫苗統計的第十類50-64歲530萬人,出生率近乎腰斬。台灣社會富裕外匯存底全球排名第五,生養不是問題。是台灣女人不愛生小孩? 還是有其他存在的社會因素?長期關懷婦女問題的林靜儀醫師以另類觀點剖析,不能錯過。


少子化議題在台灣其實已經討論許久,每隔一陣子就會因為媒體報導,或是年度統計報告,就再喧騰一陣。只是這些喧騰,總是失焦。
2000年前後,就已經開始討論到台灣生育率逐年降低的現象,跟隨日本的腳步,出現了所謂「少子化」一詞;而當時也因為開始有較大量的東南亞婚姻移民婦女,社會開始對於台灣女性不願意結婚生育的狀況,有過不少討論,包括指責台灣女性「條件太高」,「害」台灣男性「娶不到老婆」。

生育選擇逐漸走向人少質精
到了2005年,有立法委員以少子化為由,試圖修改優生保健法第九條第六款的人工流產條件,以增加「墮胎思考期」和「強制輔導諮商」的方式,也就是「增加墮胎困難」來「改善少子化」。一直到現在,以「讓女人不能墮胎」、「增加墮胎難度」或誇大台灣的「墮胎黑數」,把宗教團體對於人工流產限制的用意藏在「解決少子化」的高大題目之下。雖然仔細思考就知道,這根本邏輯不通。

其實,在全球經濟模式改變、多元價值與教育途徑、家庭角色及價值不再單一、高齡照顧脫離「後代」責任而被社會福利系統所支持取代的情況下,不只是台灣,多數高度發展的國家,都經歷過少子女化。尤其在女性獲得教育普及,同時體力為主的勞動型態減少,專業或機械的勞動輸出模式使男女的勞動參與機會差異彌平,女性逐漸能夠獲得經濟的獨立自主,不需依靠婚姻所帶來的生存機會之後,各個不同文化和背景的社會,都會發現,「女人不再那麼甘願生育小孩」了;而因為不再需要大量人力投入農牧產業,完成教育到投入經濟生產的時間成本拉長,多數的家庭選擇較少的孩子,換取較佳的生活和教養品質,簡單來說,生育選擇逐漸走向人少質精,不可能再如同農業社會粗養的多子女型態。

不是台灣女人不愛生孩子,是多數國家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生孩子的經濟成本精算之後,本來就不會傾向以前的「多子多孫多福氣」。

生育不再只是女性單獨承壓
美國的高社經地位家庭即使在宗教觀點之下,也已經較少傾向生三個以上的孩子,許多生育數較多的,是來自於移民的貢獻;歐洲國家也曾經經歷過非常嚴重的少子女化問題,最後以提升孕產婦支持與友善處境,甚至對青少女、低社經地位母親給予優渥補助的社福制度,來提升願意生育婦女的子女數。這些其實以台灣對於「人口素質」有一定程度的潔癖來看,並不吻合台灣對於子女數和後代教育與社經地位的要求。

北歐扭轉少子女化的重要關鍵,不是用強調女性生育責任、美化生養價值的方式,反而是試著用國家和社會福利、教育支持等制度,使願意生育者不感到養育小孩辛苦,並且立法使男性必須承擔生育責任,包括請領生育補助和育嬰假必須要由男性負責至少1/3時間,使生育不再只是女性單獨承擔的壓力。當然,北歐在社會穩定、貧富差異較小的情況下,對於社會競爭的壓力相對較小,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和競爭,也比較能夠友善對待,尊重多元。

少子女化沒有「特效藥」解方
台灣曾有近20年,部分婚育責任由來自東南亞、中國的女性移民支撐,但是不論因為疫情或東協與中國經濟發展之後,婚姻移民的外籍女性漸少,或是移民婦女也因為經濟支持和思想改變,也逐漸選擇不考慮較多生育數。同時,雖然多數男性在經歷性別平等教育養成之後,與女性較能平等相處、彼此分擔家庭照護與子女養育的責任,但傳統儒家文化之下的婚姻制度、婆媳文化,依然是高等教育女性不願意接受的莫名壓力,女性晚婚,接著晚育,生育數降低;而男性,其實初婚率近20年也是逐年下降。

對於少子女化的「解方」,參考各國不同的文化與社會福利制度,當然都有各種可改善的方法,但是,沒有任何一種「特效藥」能夠完全扭轉教育時間延長、職場參與延後、晚結婚的現象,當然更不可能有什麼「獎金」或「補助」就能夠「讓」女性「願意」多生小孩。

婚育脫鉤去除職涯衝突矛盾
讓願意生的早點生,讓有生的願意再多生一個,讓生過的可以養育得輕鬆一點,是稍微改善一點少子女化的重要政策方向。而我認爲更重要的,是同時必須改變婚姻與姻親、婆媳角色的傳統價值和觀點,降低婚姻壓力造成的門檻;而國家與社會必須認清,少子女化是社群發展的必然結果,改變對於「高齡」的定義,使社會必須負擔的依賴人口減少,重新盤點勞動市場所需的準備,引進科技與機械技術降低對於勞動人口的需求,並且使男女都能平衡生育與勞動參與的需求。

將婚育脫鉤 -- 結婚是生活與關係建立的選擇,而生育是個人生涯價值的抉擇,不論選項如何,都能獲得支持。甚至,女性的年輕生育,能夠不被歧視,並且有返回教育場域及獲得職涯協助的支援。這才是讓想生的能生,讓願意生的多生一點,不選擇生也能不擔憂「沒人孝順」,漸少生育與職涯衝突矛盾,回歸自由且自主的生育選擇。

少子女化不是問題,是國家、社會與個人有沒有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