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今年四月中旬美國中情局(CIA)發佈2021年全球生育率預測,台灣竟然名列最低生育率冠軍。2020年台灣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比對目前施打疫苗統計的第十類50-64歲530萬人,出生率近乎腰斬。台灣社會富裕外匯存底全球排名第五,生養不是問題。是台灣女人不愛生小孩? 還是有其他存在的社會因素?長期關懷婦女問題的林靜儀醫師以另類觀點剖析,不能錯過。 少子化議題在台灣其實已經討論許久,每隔一陣子就會因為媒體報導,或是年度統計報告,就再喧騰一陣。只是這些喧騰,總是失焦。 2000年前後,就已經開始討論到台灣生育率逐年降低的現象,跟隨日本的腳步,出現了所謂「少子化」一詞;而當時也因為開始有較大量的東南亞婚姻移民婦女,社會開始對於台灣女性不願意結婚生育的狀況,有過不少討論,包括指責台灣女性「條件太高」,「害」台灣男性「娶不到老婆」。 生育選擇逐漸走向人少質精 到了2005年,有立法委員以少子化為由,試圖修改優生保健法第九條第六款的人工流產條件,以增加「墮胎思考期」和「強制輔導諮商」的方式,也就是「增加墮胎困難」來「改善少子化」。一直到現在,以「讓女人不能墮胎」、「增加墮胎難度」或誇大台灣的「墮胎黑數」,把宗教團體對於人工流產限制的用意藏在「解決少子化」的高大題目之下。雖然仔細思考就知道,這根本邏輯不通。 其實,在全球經濟模式改變、多元價值與教育途徑、家庭角色及價值不再單一、高齡照顧脫離「後代」責任而被社會福利系統所支持取代的情況下,不只是台灣,多數高度發展的國家,都經歷過少子女化。尤其在女性獲得教育普及,同時體力為主的勞動型態減少,專業或機械的勞動輸出模式使男女的勞動參與機會差異彌平,女性逐漸能夠獲得經濟的獨立自主,不需依靠婚姻所帶來的生存機會之後,各個不同文化和背景的社會,都會發現,「女人不再那麼甘願生育小孩」了;而因為不再需要大量人力投入農牧產業,完成教育到投入經濟生產的時間成本拉長,多數的家庭選擇較少的孩子,換取較佳的生活和教養品質,簡單來說,生育選擇逐漸走向人少質精,不可能再如同農業社會粗養的多子女型態。 不是台灣女人不愛生孩子,是多數國家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生孩子的經濟成本精算之後,本來就不會傾向以前的「多子多孫多福氣」。 生育不再只是女性單獨承壓 美國的高社經地位家庭即使在宗教觀點之下,也已經較少傾向生三個以上的孩子,許多生育數較多的,是來自於移民的貢獻;歐洲國家也曾經經歷過非常嚴重的少子女化問題,最後以提升孕產婦支持與友善處境,甚至對青少女、低社經地位母親給予優渥補助的社福制度,來提升願意生育婦女的子女數。這些其實以台灣對於「人口素質」有一定程度的潔癖來看,並不吻合台灣對於子女數和後代教育與社經地位的要求。 北歐扭轉少子女化的重要關鍵,不是用強調女性生育責任、美化生養價值的方式,反而是試著用國家和社會福利、教育支持等制度,使願意生育者不感到養育小孩辛苦,並且立法使男性必須承擔生育責任,包括請領生育補助和育嬰假必須要由男性負責至少1/3時間,使生育不再只是女性單獨承擔的壓力。當然,北歐在社會穩定、貧富差異較小的情況下,對於社會競爭的壓力相對較小,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和競爭,也比較能夠友善對待,尊重多元。 少子女化沒有「特效藥」解方 台灣曾有近20年,部分婚育責任由來自東南亞、中國的女性移民支撐,但是不論因為疫情或東協與中國經濟發展之後,婚姻移民的外籍女性漸少,或是移民婦女也因為經濟支持和思想改變,也逐漸選擇不考慮較多生育數。同時,雖然多數男性在經歷性別平等教育養成之後,與女性較能平等相處、彼此分擔家庭照護與子女養育的責任,但傳統儒家文化之下的婚姻制度、婆媳文化,依然是高等教育女性不願意接受的莫名壓力,女性晚婚,接著晚育,生育數降低;而男性,其實初婚率近20年也是逐年下降。 對於少子女化的「解方」,參考各國不同的文化與社會福利制度,當然都有各種可改善的方法,但是,沒有任何一種「特效藥」能夠完全扭轉教育時間延長、職場參與延後、晚結婚的現象,當然更不可能有什麼「獎金」或「補助」就能夠「讓」女性「願意」多生小孩。 婚育脫鉤去除職涯衝突矛盾 讓願意生的早點生,讓有生的願意再多生一個,讓生過的可以養育得輕鬆一點,是稍微改善一點少子女化的重要政策方向。而我認爲更重要的,是同時必須改變婚姻與姻親、婆媳角色的傳統價值和觀點,降低婚姻壓力造成的門檻;而國家與社會必須認清,少子女化是社群發展的必然結果,改變對於「高齡」的定義,使社會必須負擔的依賴人口減少,重新盤點勞動市場所需的準備,引進科技與機械技術降低對於勞動人口的需求,並且使男女都能平衡生育與勞動參與的需求。 將婚育脫鉤 -- 結婚是生活與關係建立的選擇,而生育是個人生涯價值的抉擇,不論選項如何,都能獲得支持。甚至,女性的年輕生育,能夠不被歧視,並且有返回教育場域及獲得職涯協助的支援。這才是讓想生的能生,讓願意生的多生一點,不選擇生也能不擔憂「沒人孝順」,漸少生育與職涯衝突矛盾,回歸自由且自主的生育選擇。 少子女化不是問題,是國家、社會與個人有沒有準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