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延亘 永安診所
曾景鴻 微菌方舟生物科技總經理 人體內除了人類細胞外,還同時共生著許多肉眼無法看見的微生物,這些人體微生物總稱為人體微生物群系(human microbiome),包含了病毒、細菌、古菌與真菌;由於細菌的佔比最高,且參與許多人體生理功能,至關重要,因此目前相關研究皆以細菌為主。 腸道菌 複雜且變動性極高 人體內的細菌(簡稱人體微菌)據估計有40兆個細胞,約為人體細胞的1.3倍之多,總重量約2公斤;人體微菌有70%居住在消化系統中,主要原因是腸道的無氧環境與充足養分十分適合生長,這些消化系統中的細菌統稱為腸道菌。腸道菌群落(gut microbial community)是人體內最複雜且變動性極高的生態系,通常由30~40屬、800~1000種細菌組成,其中兩大菌群為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與厚壁菌門(Firmicutes),合計最高可佔90%,其餘菌群包含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梭桿菌門(Fusobacteria)、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及疣微菌門(Verrucomicrobia)等,依不同比例組成。 腸道菌失衡 就會引起疾病 人類腸道菌可執行許多重要功能,例如幫助消化、代謝營養素(例如維他命、糖類、脂肪、胺基酸等)、分解外來毒素、抵禦壞菌定殖、促進免疫系統成熟等。近年來研究發現,不同疾病患者都有著與健康者不同的腸道菌組成,證明腸道菌與疾病發生的相關性。正常情況下,腸道菌的組成保持著一個平衡狀態、相互拮抗,透過穩定的代謝功能與拮抗致病菌生長,維持人體健康;然而,當腸道菌在菌群種類、組成比例等方面產生劇烈改變,破壞原本的平衡狀態,就會引起疾病。舉例來說,與健康者相比,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腸道具有較多的放線菌門與變形菌門;肝硬化患者的範永氏球菌屬(Veillonella)、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梭菌屬(Clostridium)與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數量明顯增多,真細菌屬(Eubacterium)與另枝菌屬(Alistipes)則明顯減少。 在致病機制的理論上,目前普遍認為有害的環境因子(例如長時間不均衡的飲食、不正常的生活型態等)容易造成腸道障蔽(gut barrier)效果變差,導致腸漏(leaky gut),讓腸道內的致病菌(壞菌)與其代謝物(metabolites)有機會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慢性發炎(chronicinflammation)。慢性發炎已經被懷疑是許多代謝症候群(metabolicsyndromes)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像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纖維肌痛,甚至是與神經相關的多發性硬化症等,都被懷疑與慢性發炎有關。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所有疾病源皆自於腸道(All disease begins in the gut)」,近幾年來人類對於腸道菌所累積的知識,正好替此一說法建立了更完整的理論基礎,也呼應了腸道菌對於你我健康的重要角色。 透過次世代定序 個人化腸道菌相檢驗 腸道菌組成(簡稱菌相)分析原本是非常複雜的工作,但隨著檢測技術的進展,透過次世代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已能夠快速地進行檢測,除了不需培養外,能夠有效偵測未知與弱勢菌群都是NGS的專屬優勢,加上成本逐漸符合市場需求,更穩固了NGS在菌相檢測上的技術優勢。腸道菌檢體DNA透過NGS定序後所得到的菌相組成,主要可進行兩種分析,第一種是菌相組成特徵分析,第二種是疾病風險評估。 菌相組成特徵分析 包括五個項目 菌相組成特徵分析即針對當下採樣的檢體進行特徵描述,透過觀察到的菌群比例與族群資料比較,就能以對照的方式進行特徵描述。菌相特徵目前常見的分析項目包括腸道菌相、腸道菌相多樣性、腸道菌相健康分數、腸道菌相年齡以及腸型,以下說明。
疾病風險評估 精準醫療的基礎 腸道菌相組成與疾病發生有顯著關聯性,不同疾病患者的腸道菌相與健康者都有差異。因此,腸道菌相檢測可檢視當前菌相是否充斥著與疾病相關的腸道微菌,若是,則宿主的生理狀態可能會趨近於疾病狀態。透過與族群資料庫比對,可以得知各種疾病相關細菌的相對含量,若這些疾病相關微菌異常豐富,則會建議檢測者需要注意該疾病相關的生理狀況。目前已知與腸道微菌相關的疾病包含肥胖症、大腸激躁症、過敏、糖尿病、大腸直腸癌等。 最後,針對最常見的問題:「哪些菌是好菌?比例要如何?」做說明。短鏈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是許多腸道菌的最終代謝產物,主要包含乙酸、丙酸、丁酸,都是人體許多生理功能的重要分子,其中又以丁酸對腸道健康最為重要,它不但能夠促進腸道黏液蛋白(mucin)合成,增加腸道屏蔽,更能保護腸道免於發炎,減少腸漏。研究發現,產丁酸菌(butyrate-producing bacteria)能將乳酸代謝為丁酸,包含厚壁菌門底下的Anaerostipes、Flavonifractor、 Faecalibacterium、Pseudobutyrivibrio、Roseburia及Subdoligranulum。然而擬桿菌門底下的Bacteroides與Alistipes除了可以分解全麥與脂質,也會爭搶乳酸進行代謝產生乙、丙酸,若過量則會造成腸道不適甚至發炎。因此,若產丁酸菌能多於Bacteroides、Alistipes,則能讓腸道健康保持穩定。 腸道微菌的相關研究已透過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代謝體學等技術如火如荼地研究中。目前我們對於腸道菌的了解仍然是冰山一角,對於人體內不同種類的腸道微菌究竟發揮著什麼作用、細菌間的結抗機制、好壞菌的比例如何影響人體健康、宿主食性與腸道微菌的交互作用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才能回答。腸道微菌的研究已經進入個人化的時代,人類的個體差異已經是腸道微菌的研究趨勢,這將會是實踐個人精準醫療不可或缺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