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術 成功或失敗新思唯
現代人對生活品質與運動的要求愈來愈高,所以對手術後的效果也有更多的期待。筆者剛入臺北榮民總醫院當第一年住院師醫師時,骨折科的老師對我們說,這些年紀大的老人家開完刀後,只要能順利抬抬手、吃吃飯、洗洗衣服,你的手術就算成功了。四年後,當筆者成為總醫師參加骨折創傷醫學會時,老師再次發言:「這些『老人家』,唉呀,想不到我也到這個年紀了,如果你們開完刀後我只能抬抬手、吃吃飯,那你們的手術是失敗的 ! 」 老師簡單地自嘲了一下,但也很深刻地提醒了我,現代人對骨科手術後的期待非常地高,你得讓他能回去自己本來的運動。所以我的病人,本來在跑馬拉松的,開完刀成績不能掉下來;本來每天做雕刻美術的,開完刀她可不能換工作。大家已經不是問能否領殘障證明,而是問幾個月內可以回去他的運動。 復原期最關鍵 病人要的不是醫師 骨科醫師能做的,只是將重要的結構重建回去,如骨骼、肌肉、韌帶。但訓練好這些結構的功能,則仰賴術後復健的照護人員。以前的分類很簡單,受傷的叫病人,治好的叫正常人,這中間恢復過程就靠一個醫師的手術、開藥、門診衛教通通搞定。 現在不一樣,我們將大家在生活上的表現概分為「病人」、「復原期」、「亞健康」、「正常人」和「運動員」(我有時戲稱為超人),病人是需要醫師積極介入的,如手術、石膏保護、打針吃藥。接著進入復原期,此時病人要的不是醫師,而是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 ( 我都會跟病人說我已經不重要了,請慢慢地忘了我......)。如果他復原地很好,回到了正常或是亞健康的狀態,那他需要的是運動防護員,或運動教練來帶領他挑戰身體上更高層次的活動。 運動醫學中心 一對一的復健療程 很可惜臺灣因為健保的緣故,無法提供優質的復健訓練,許多做完肩膀、膝蓋關節鏡手術的病人,術後得不到細心地復健指導,於是手術很成功,但回歸生活及運動場失敗。你說醫師會指導啊,還有復健科人員幫忙。醫療人員們捫心自問,骨科手術醫師可能在五六分鐘門診內詳細指導嗎 ? 而復健科一位物理治療師要同時面對五六個病人來做復健,他即使有心但有時間單獨教導復健嗎 ? 這種將病人治療效果寄託在醫療人員沒事幹、一天只處理十位病人的理想世界,筆者認為是不可能的。此乃制度的問題。所幸本院中港澄清醫院,在董事長及院長的支持下,成立運動醫學中心。提供自費且高品質一對一的復健療程,醫院有收益,醫師放心病人回家不會亂做,最重要的是病人得到更完整的照護及穩定的預後,如此三贏,醫療人員開心,病人也很開心。 韌帶重建手術 運動醫學復健重回職場 最後我以一位病人為例子,車禍後膝蓋脫臼,在我們緊急復位確定沒有截肢危險後,安排核磁共振發現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及內側韌帶全斷,整個膝蓋軟軟鬆鬆地隨時準備掉出去。一個月消腫後執行前後十字韌帶重建及內側韌帶重建手術,術後回到運動醫學中心開始復健。 剛開始拗腳使其活動度回到正常,其次再訓練萎縮的肌肉提升力量,最後再訓練運動神經步態讓他穩定控制肌群,此病人術後半年已經回到他正常的工作(搬重物的工作),而我也終於放心,不會再遇到以前那樣,成功手術但病人半年後仍走路不穩問我怎麼辦的窘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