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劉先生,從中國返台入住防疫旅館後因疑似新冠肺炎陽性個案而轉至本院負壓隔離病房。入住當天開始出現恐慌、極度焦慮、全身顫抖、情緒激躁不安、入睡困難而照會精神科。會談過程,劉先生出現情緒低落、注意力無法集中、負向思考、對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情緒激動、易怒、甚至出現自殺的意念。
染疫出院 仍按時回診精神科 透過視訊的會談,詳細的解釋他目前的症狀與病因,讓劉先生了解適當的藥物可以幫助他緩解他的難過與不適,慢慢地劉先生的情緒逐漸平靜,也了解醫療團隊可以提供他完整的照護,讓他不安的心逐漸獲得平復。藥物的治療也讓劉先生的極度焦慮、恐慌與低落的情緒漸漸地改善。劉先生出院後,遵照醫師的建議按照時間到精神科門診回診,回診的時候還特別感謝在他住院的那段徬徨無助的日子裡,給予他的詳盡解釋說明,讓他能夠從一直在鑽牛角尖的負向思考中走出來。 當人類面臨天災、戰亂、重大意外事件的發生,事發當下,事件對當事人情緒造成的衝擊與事後造成的短、中、長期的情緒影響是近年來精神醫療極其關注的重點。民國87年的大園空難、民國88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民國97年的汶川大地震、民國98年的八八風災、民國100年的日本311大地震;民國91年開始的SARS大流行,到民國99年開始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這一連串的重大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精神創傷的預防與早期介入治療在九二一地震後的災後重建工作中,精神醫療從中獲得寶貴的流行病學調查與後續心靈重建的治療資料。民國92年的SARS大流行,是台灣第一次受到新興傳染性疾病的震撼教育,第一線工作人員與受感染者及接觸者的情緒反應(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精神科醫師必須及早介入與提供全方面的照護。 疫後長期焦慮憂鬱 恐造成身心衝擊 在門診的求診患者中,許多的病患因為對疫情的高度不確定性產生過度的焦慮、擔心、失眠,甚至因為長期的社交隔離產生對人的疏離、陌生、孤獨感,嚴重的會出現情緒低落。如果上述的症狀自己可以透過放鬆訓練、規律運動,與親友傾訴,或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而緩解而且沒有影響到生活或是工作,這樣就不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 但是如果症狀持續且越來越嚴重而影響到工作或是正常的作息,那就需要接受專業的精神科醫師評估。接受精神科醫師評估不見得就是「精神有問題」,這是很多民眾內心的遲疑。許多的文獻研究顯示,長期的焦慮、憂鬱、失眠會對大腦造成慢性傷害,更會造成免疫系統的失調。如果嘗試各種方式皆無法改善身心的衝擊與內心的焦慮,越早接受精神科醫師的評估與治療,是現階段疫情尚未穩定下的最佳選擇。 自己無法獨自克服 儘早接受專業協助 在近期疫情逐漸穩定,台灣也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之際,許多人因疫情衝擊所造成的經濟壓力導致生活陷入困境。在接觸過隔離的新冠肺炎患者與門診諸多因受到疫情衝擊而導致情緒問題惡化或是新增的焦慮、失眠與憂鬱患者後,如何在疫情的衝擊下保持精神心理健康,是所有居住在這片土地的人所需要嚴肅面對的課題。 儘量減少接觸過多的資訊,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減少危險情境的接觸,與親友保持密切的遠距聯繫,規律的生活習慣與規律的運動習慣,避免傳遞未經證實的訊息。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遇到問題,說出來,尋求協助,承認自己無法獨自克服困境,儘早接受專業的協助,讓自己能夠保持平穩的心情,是面對未來如果需要長期面對疫情的最佳方式。 圖說 1. 第一時間精神創傷的預防與早期介入治療在九二一地震後的災後重建工作中,精神醫療從中獲得寶貴的流行病學調查與後續心靈重建的治療資料。(圖: 本刊資料檔案) 2. 民國92年的SARS大流行,是台灣第一次受到新興傳染性疾病的震撼教育,第一線工作人員與受感染者及接觸者的情緒反應是精神科醫師必須及早介入與提供全方面的照護。 (圖為2003年4月臺中市醫師公會成立SARS因應小組,與臺中市衛生局聯手抗煞。前排由左至右為王金明理事長、林登圳局長、陳萬得理事,後排由左至右為吳三源監事、陳文侯執行長(新興傳染病因應小組)、羅倫檭常務理事、蔡文仁常務理事、林恒立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