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浩然 中山醫學大學教學資源暨教師成長中心
主任
2019年11月初開始襲捲全球的新冠肺炎,在醫療與公衛系統充分配合、疫情指揮中心超前部署下,有效地將病毒徹底杜絕於國境之外,使臺灣免於疫情肆虐,人民依然如常生活。優異的防疫成果,引起了全球衛生專家的重視,同時也提升了臺灣的國際能見度。
在全民配合國家防疫政策,一起「防疫視同作戰」的當下,高等教育機構是最為風聲鶴唳的單位之一。特別是醫學大學肩負學生取得專業證照的壓力,除了一方面配合教育主管機關的防疫措施;一方面仍須擔心全面停課影響學生參與國考的進度與權益。為了顧及滯留於境外的學生的權益,並建立一套因應疫情可茲永續執行的教學方案,中山醫學大學(下稱本校)在疫情發生初期,便全面性地部署同步或非同步的遠距教學,使學習不致於因為疫情而中斷。以下將由本校的經驗,從下列幾個面向,分享防疫翻轉學習成功的關鍵:
教師先行訓練 授課教材數位影片化
醫學大學由於其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面對面的傳授技能與實際操作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不論是同步或非同步的遠距教學,對大多數的教師而言都是相當生疏,甚至有抗拒的。為了克服此一心理障礙,本校訂定二階段進程,第一階段先由非同步的遠距教學開始,第二階段再導入同步教學的方式,讓教師循序漸進地習慣非實體上課的情境。
本校自接獲疫情訊息後,便於二月開學第一天,展開校園防疫與雲端學習的教育訓練課程,以便本校教師們能於開學後有效操作各類用於輔助教學的軟體。第一個月以非同步的遠距教學為主,每週都安排時段介紹「Evercam」軟體如何使用之研習課程。透過簡易式的三個步驟,讓老師們可以在短期內將教材進行數位影片化處理,並上傳本校之iLMS數位學習平台。我們瞭解一些教師對於操作上的障礙,因此這些研習課程都請各班的班代或學藝股長一同來學習,以期教師授課需要協助時,每一班都有同學可以協助老師操作電腦與軟體。
疫情逐漸增溫 每天密集開設軟體課程
三月中,當疫情逐漸增溫,且同步授課的聲浪與需求愈來愈高時,我們以一個星期的時間,密集地每天開設「Microsoft Teams」(以下簡稱Teams)軟體的教學課程。這個密集課程主要考慮的是每一位老師都能夠參與,因此每天開設課程,以避免特定時段部份教師時間上無法配合的缺憾。
在此之前,本校之教學資源暨教師成長中心,已經將市面上各種同步視訊軟體的使用方式,製作成書面資料寄給全校教師參考。直至Zoom軟體被發現有資安疑慮後,遂決定統一推廣Teams。Teams是一套Microsoft公司發展的同步視訊軟體,可以結合微軟公司的許多軟體功能(如:One Drive),也可搭配本校即時回饋系統「Zuvio」,進行即時測驗,來立即獲得學生對於學習內容認知之反饋,老師可以藉由課堂立即測驗,可以即時了解學生理解與不理解之處,以釐清究竟是學生先備知識不足或是老師講解不清所造成。因此適合學校端同步教學使用。
軟硬體升級 提升遠距教學的品質
雖然坊間充斥許多免費的視訊軟體,每個學校仍然需要考慮自身系統的相容性與可近性,規劃適合自身需求的環境。在教學轉型的過程中,軟硬體升級是必然的需求。前述之EverCam以及Teams是本校早期便已經購買的軟體。加上近年來,本校透過教育部之「高教深耕計畫」,已經完成「TMS+」教育訓練平台,提供影音教學的介面,在軟體的建置上已經臻於完備。
因此,當教育部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衝擊補助大專校院訓輔經費時,本校便優先從硬體設備著手,為學校添購教學用的數位設備,以利提升遠距教學的教育品質,包括:網路攝影機(webcam)提供同步影像呈現;手寫板(繪圖板) 搭配Teams軟體的數位白板功能,以便教師的計算或繪圖演練;混音設備以及影音剪輯軟體提供課程內容剪輯的工具,使教師能用於課堂影片的錄製或是提升同步數位課程的品質。這些設備皆已經訂定具體的辦法供本校教師自由借用。此外,另聘雇專案教學助理四名,事先訓練熟稔這些軟硬體設備,以協助教師進行遠距教學課程。
制度面鬆綁 數位學習成教育新常態
為了使線上課程順利推展,調整校園現行的制度亦是關鍵的作為。譬如:在家進行自主管理的學生,可能會有許多複雜的原因無法參加課程(沒有設備、網路不穩、身體不適等等),此時缺曠課的制度就要有彈性,特別是不應該連結到期末成績的計算,否則便會喪失線上課程之美意。因此本校適度鬆綁學生請假的規範,尤其請教師特別注意學生缺曠課之原因。
另外,醫學大學有一定比例的大班課程。為了維持社交距離,進行課堂學員縮編,以交替學習的方式參與上課。如:單週由甲班進行課堂學習,乙班則進行數位雲端學習;雙週則交換,以確保能有效防疫及學生的學習需求。
現今疫情雖已日漸趨緩,但疫情期間為教育帶來的翻轉與變化,不失為醫學大學一個改變與提升的契機。數位學習將成為教育的新常態,各個數位學習平台、數位軟體的使用背後所累積的大數據資訊將為教育帶來精準學習的基礎與進步的基石。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新思維,考驗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固有思維與框架。但唯有大破,才能大立,藉由科技的發展,迎接挑戰,才能引領醫學教育的工作者,進入劃世代的新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