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盡全力協助推動「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政策
會務報導-臺中市醫師公會第二會議室 驚喜中揭幕啟用
2018年度分區聯誼會 圓滿完成 轉診、醫療群整合和分級醫療議題提出報告和分享
分級醫療 一起動起來 基層診所做好準備 大醫院積極配合
臺中生技產業 區域聯盟團體戰 「中台灣微創醫材與智慧輔具聯盟平台」國際戰略分享
托老一條龍 幸福長照in臺中 長照2.0大改革,臺中10大創新作為
專訪九十四歲巫永德顧問 永綻初心 相依公會一甲子
白袍人生 無所不在的感動
19年前的槍擊案 居家醫療看見慈母的愛…… 癱瘓的白鴿 揮不動的翅膀 
二十年前的遺憾 最沉痛的一課
喜悲故事多 社會縮影在診間 
行醫三十年 相聚不是偶然
為病患吃素 驚危轉康復
我記得急救當天…… 每一位醫師和護士的臉孔 
甲狀腺切除 脖子無疤痕不再是夢
3D列印醫材 醫生也是科學家
趙宗冠彩繪 南印度六大世界遺產巡禮
恭喜我吧! 日子可以隨心所欲了
美國自助行 趕上櫻花季
臺中醫林跨歩100邀稿
綠島長泳 頓悟世間紛擾是多餘綠島長泳
高爾夫球賽成績
社區診所跟診 另一番風情
社區醫學 看見溫暖正能量 社區醫學見實習之旅 打開治病以外的視野
老街巡古 剔透化幻玻璃心 春景踏青 北埔竹南一日遊
 
二十年前的遺憾 最沉痛的一課

文 / 林鴻志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拜社群網路的便利之賜,自從在FB開啟了個人的專頁,和許多失聯的新生兒及早產兒的家長聯繫上了,透過專頁我們互相分享傳遞訊息。過去的小小病童們,不再是懷中的小寶寶,時間讓他們成長茁壯,各有各的天空,有的已經結婚生子,都當爸媽了,更有的已經開始踏上行醫之路。

 
小兒科病房滿床  建議讓孩子回家觀察
 
在我心中始終有幾個忘不了的病童,李小妹是其中之一。9個月大的李小妹因發燒兩天,體溫高達39度,有輕微腹瀉的症狀,經人介紹來院就診,身體檢查和精神活力都還可以,食慾稍差,奶量每餐也可喝到180cc,咽喉微紅,推測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尿路感染。輪到她就醫時已近中午,我先為她檢測白血球,檢測結果,白血球只有2800、中性球是920、血小板11萬。

我向家屬解釋李小妹可能是病毒感染,但因中性球較低隨時可能出現繼發的細菌感染。當時,小兒科病房處於滿床狀態,沒有床位可以安置她,鑑於醫院裡的細菌毒性更強,再加上她的父母年輕且看起來有一定的教育程度,住家距離醫院的車程也不遠,所以我建議他們先帶孩子回家觀察,並特別提醒若出現活動力或食慾減退的現象就可能有細菌感染,一定要馬上就醫。



醫病雙向溝通  應確認家屬完全明白
 
經過解釋,她父母點頭表示了解,未料兩天後傳來了噩耗。鄰近區域醫院的醫師友人來電告知,李小妹因敗血性休克走了!我驚訝難過得說不出話來,和家屬聯繫後得知,李小妹在回家後的第2天便開始活力減弱,幾乎不願意進食,家屬怕她被感染,所以不敢帶回醫院就診,媽媽還一直用湯匙試著餵她吃點東西。直到晚上有朋友去她家拜訪,覺得孩子不對勁才緊急送醫,沒想到第3天就因敗血性休克而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我真的無法置信,雖有解釋並一再提醒,但家屬選擇性的認知,只聽到醫院有許多細菌便不敢就醫,終究釀成悲劇。這個慘痛的案例,讓我深感和家屬詳細而雙向的溝通有多麼重要,所謂溝通絕不是單向的說明而已,必須清楚確認家屬已完全明白也確實了解。



過去遺憾經驗  年輕醫師不再重蹈覆轍呢
 
20多年了,每逢歲末冬藏的季節,我都會遙祭李小妹並再次省思,我是否已經能和家屬做好雙向溝通呢?我是否有教導好我的學生,讓他們在行醫時也具備雙向溝通與理解的能力,以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呢?我們能不能建立更好的教學制度,將過去遺憾的經驗深印在年輕醫師的腦海中,讓他們不再重蹈覆轍呢?

行醫30多年了,每次想起這些失敗而痛苦的經驗,我就更加感謝每一位病童及家屬,因為沒有他們的託付,學醫要從何開始?沒有他們的信任,醫學又要如何進步?我總是深切的自我要求,治療每個孩子都要全力以赴,也這樣教導及鼓舞著年輕的醫師,並且期盼病人及家屬都能尊重與信任醫師,以創造醫療雙贏甚至多贏的結果。

【轉載自中國醫訊第1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