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恒立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世界衛生報告特別強調「初級衛生保健─過去重要,現在更重要!」不管是已發展或發展中的國家、台灣都一樣,台灣推行健保制度二十幾年,雖然在健保法之中列有「分級醫療轉診制度」的條文,但是很可惜的是「如果沒有強大的領導和政策支持,健康照護系統不會導向初級衛生保健的價值觀,反而朝向過分重視專科醫師和三級保健」,所以造成「病人用腳投票」,逐漸的以「醫院」為中心、醫療體系專科化、零碎化,醫療普遍商業化等現象。
醫療分工 集中資源分級照顧病人 醫療行業和其他的產業不同的地方,就是醫療和教育一樣是社會產業的兩大支柱,雖然對於GDP的佔率不太大,但是對於民眾的「現在與未來」佔有重要的角色,沒有醫療,人現在生病就沒有辦法處理。 醫療面對「疾病的不確定性」,所以醫療人員、機構「自動會分工」,各司其職,以病人為中心共同照護為目的,要達成病人為中心共同照護就需要「分級醫療轉診制度」,基層醫療執行「初級照護、預防保健、慢性病防治⋯」,醫院、醫學中心執行「急診、重症病患」,一方面減少資源浪費,一方面可以讓集中資源照顧有需要的病人。 輕症回轉診所 合理調整急重症給付 立法院諸委員也相當重視此攸關全民健康的議題,多次召開公聽會,全聯會邱理事長也邀請全國醫界、學界、行政單位探討現階段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制度的執行成效,期望創造多贏,讓全民能享受到更完善、更有效率的醫療照護。 台灣的健保制度已經二十多年,對於「分級醫療轉診制度」空有法源卻沒有強大的領導支持,所以民眾有病直接到大醫院看病,基層醫療持續萎縮。台灣的社會持續老化,勞動力逐漸減少,人口紅利消失,未來的健保費收入面成長有限,但是老化社會的醫療需求增加,再加上醫療人員的勞動條件惡化⋯⋯,未來台灣的醫療有必要做一些調整,面對這些外在環境,健保署終於提出各種方案,只是醫界各層次有不同的考量,所以各彈各的調,現在健保署要求醫院的2%回轉基層診所,也合理的調整醫院急重症給付,全聯會邱理事長強調:「基層的壯大需有合理經費補足,合理化並落實部分負擔,有助推動分級醫療等」。 分級醫療 和母法仍有相當差距 為了台灣的醫療、健保制度能夠永續經營,「分級醫療轉診制度」勢在必行,只是這一次在政策上做出「壯大基層分級醫療」,但是醫界還是沒有看到行政部門「強大的領導和支持」,特別是這樣的分級醫療還是和母法有相當的差距,希望未來能夠行政部門更進一步的動作,徹底執行「分級醫療轉診制度」。 健保壓力 不應全部由醫事人員承擔 邱泰源理事長及全聯會提出,分級醫療八點共識 1.為台灣醫療及健保體系的永續,改革是必要,分級醫療是世界趨勢,必須盡速落實。 2.目前政府努力的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的相關措施值得肯定,但聰明就醫及價值導向醫療也很重要,要同時推展。 3.醫療體系各級醫療單位,包括社區醫院都有不可取代角色,都要發揮其專業功能並致力分工合作。 4.宣導民眾正確就醫方式是擁有家庭醫師,此需有足夠經費,不斷加強宣導。 5.部分負擔是各先進國家全民健保必要的手段,要合理的調整期能落實。 6.全民健保成功的壓力不應全部都放諸於醫事人員,應有更合理的國家預算及支付制度。 7.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推展的全民均健(UHC)成功之道是基層醫療(PHC),堅強的基層醫療(PHC)能提供良好的全人全家全社區照顧,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8.已有基礎的社區醫療群,應加強其功能,並推展家庭醫師責任醫師的普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