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COVID-19疫情在全世界仍屬嚴重,多數國家尚處半封鎖狀態。我國疫情雖有緩解,但醫界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卻比以往更多,讓醫界無法專心於醫務。這不僅是醫界的損失,也是國家與民眾重大的損失。
醫界的困境與挑戰極多,擇其中幾項如下: 01住院看護可能納入健保 衛福部研議明年要將住院看護納入健保。根據健保資料顯示,國人每年住院逾353萬人次,平均住院9.29天,由於前三年只提供30~50%的急性病床,所需經費約47.5~79.3億元。將來若全面實施,則每年可能要花費200億元以上。此政策之爭議,除了健保長期入不敷出,不宜再增加給付項目之外,住院看護更有是否為醫療保險或社會福利之疑問。而最大的問題在於這樣的措施會鼓勵民眾住院及住院後延緩出院,造成健保點數大增及點值下降,致使醫療院所受害。 02總額協商破局,健保會保險付費者委員大砍明年成長率 根據2021年9月24日的訊息,明年醫院與西醫基層被健保會保險付費者委員大砍約99億元及31億元,只願各給2.567%及2.239%之總額成長率,低於牙醫的2.756%,更遠低於中醫的4.208%。雖然尚待衛福部作最後的核定,但承擔防疫重責的醫療院所受此待遇,無疑是給予大家重重的一擊! 03新增醫學系的衝擊 我在臺中醫林第105期提到,一直增設醫學系及增加醫學生人數是錯誤的政策,可能害了下一代醫師。明年清華大學醫學系已確定要開始招生,中興大學與高雄中山大學稍晚也會加入增設醫學系的行列。當三所學校都正式設立醫學系後,全臺灣每年將招收1450名醫學生,另外每年還有數百名僑生及從外國醫學系畢業返臺的本國生。 前COVID-19疫情在全世界仍屬嚴重,多數國家尚處半封鎖狀態。我國疫情雖有緩解,但醫界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卻比以往更多,讓醫界無法專心於醫務。這不僅是醫界的損失,也是國家與民眾重大的損失。 醫界的困境與挑戰極多,擇其中幾項如下: 我國去年因出生人數太少(16萬5千人),人口負成長4萬人,即減少了4萬人。今年從1月至8月,全臺灣已減少了大約10萬人口。往後必是這樣的趨勢,人口明顯越來越少,而醫學生人數仍居高不下,每年累積,終致醫師數爆表而超過社會的需求,迫使醫療人員必須掙扎求生存。這樣的結果,難道是大家期待的嗎? 醫界當此時刻,雖無立即的危難,或者說暫時的危難已解除。例如COVID-19確診病例已減少、醫療人員已普遍施打2劑疫苗、防疫物資已充足、今年營運受影響較大的醫療院所已能得到前年(2019年)的至少8成收入(醫院是9成)。但下一階段的危難與考驗卻已開始,無論其是強烈或中度颱風,所帶來的風雨災害必然可觀。我們沒有太多迴避的空間,必須正面對待並制定長遠的對策,希望有機會挺過每一陣風雨。 圖說 陳文侯理事長受邀參加由臺中市政府研考會主辦、遠見雜誌承辦的「中臺灣七縣市區域治理論壇」 |